-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8日
近日,圍繞太陽系的恒星形成區域首次被科學家繪制出來。Zucker和她的團隊相信,在一定的誤差范圍內,他們能夠確定恒星形成區域的氣泡形狀,但
-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2日
開展人類表型組研究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發現基因—表型—環境之間以及宏觀—微觀表型之間的關聯尤其是強關聯及其背后的機制。首張“人
-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1日
秘魯鳳尾魚體形嬌小——與人類食指相當,但卻有很大的影響:它們是世界上單次漁獲量最高的魚類,有時甚至可達全球漁獲量的15%。通過對古代沉積
-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07日
據悉,后續對這些脈沖星的測時觀測,可以探測來自遙遠星系的低頻引力波,還可用于建立脈沖星時間和空間基準。
-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06日
“中國天眼”多科學目標巡天已經發現至少6例新快速射電暴,正為揭示這一現象的機制、推進這一領域發展做出獨特貢獻。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30日
星際行星(或稱為流浪行星)的質量和太陽系中的行星相當,但卻是一種難以捉摸的宇宙天體。通過研究這些新發現的星際行星,天文學家可能會找到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3日
迄今最古老黑洞J0313-1806質量相當于16億個太陽,這是其藝術圖。新發現的超大質量黑洞被命名為J0313—1806,質量相當于16億個太陽,是之前已知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9日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胚胎學研究論文,科研人員對人類發育的早期階段——一個處于原腸胚形成階段的人類胚胎進行詳細的細胞和分子研究,發現神經系統的細胞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09日
在木星軌道和海王星軌道之間,潛伏著數以萬計由冰塊和巖石組成的小天體。這些小天體偶爾會受到木星引力擾動的影響,被拋入太陽系內部,飛向太陽和地球。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8日
任何超音速的流體碰到障礙物時,都會形成沖擊波;而超音速的太陽風撞擊地球磁層時,會在磁層邊緣外形成沖擊波,太陽風由此減速成亞音速。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7日
近日,科學家對國內外紫花苜蓿種質資源進行了群體結構以及不同地理來源亞群之間分化分析,研究表明,來源于中國的紫花苜蓿在長期的選擇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個獨立亞群,為后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2日
10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總工程師韓夏在“2021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新聞發布會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我國工業互聯網建設取得較大進步,有效支撐了實體經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8日
資本促進創新的關鍵是通過信息披露、投資者保護、培育長期資金支持實體企業的研發和資本開支,而不是單純的金融投機。《報告》建議,需要政府政策、資本市場與銀行信用三方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4日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院長韓啟德在會上表示。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趙宇亮則以解決藥物準確、高效遞送為例,介紹了納米科學工程的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7日
記者14日獲悉,農業農村部將抓緊制定穩定生豬產能工作方案,形成生豬穩產保供的長效機制,防止生豬產能大起大落,促進生豬產業平穩健康發展。受非洲豬瘟疫情等影響,前兩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4日
小行星克里奧帕特拉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中繞太陽運行,它的兩端為2片葉狀結構,由一條長長的“脖子”相連,因為這種奇特的外形,天文學家稱它為“狗骨小行星”。這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1日
近日,《佛山高新區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評估報告》發布,佛山高新區企業已在5大領域探索形成了12個典型的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場景。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5日
以海信為例,從2007年開始布局激光顯示、2014年推出全球首臺100英寸激光電視至今,海信已經在激光顯示技術方面進行了十余年的研究。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9日
16個控制實驗結果顯示,青藏高原碳匯在模擬變暖情境下總體呈現增強趨勢且存在閾值,模式模擬也表明青藏高原暖濕化對碳固定的促進超過了凍土碳釋放的影響。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9日
形如米粒般大小的幾塊毫不起眼的黑色石頭,以及一小點黑色粉末,此刻被研究人員珍藏在3個透明小瓶子里,放進實驗室的手套箱內,手套箱內充滿氮氣,保護小石頭和粉末不被空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6日
月球形成的真相是什么?對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展開研究,是否可以找到月壤的特殊礦物組成和化學成分?帶著這些疑問,廣州地化所的研究團隊將開啟月壤研究之旅。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04日
記者今天從自然資源部獲悉,海洋一號D衛星和海洋二號C衛星已正式交付自然資源部投入業務化運行,標志著我國海洋觀測衛星組網業務化運行能力基本形成。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04日
本屆世界遺產大會,中國專家的積極參與為世界遺產保護事業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當前以“北京中軸線”申遺為指引的北京老城保護實踐,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倡導的城市歷史景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1日
坦克火炮的口徑大小不僅僅是單一領域技術決定的,更要考慮到對于整個裝備體系的適配度。技術發展到今天,小口徑火炮的威力不一定輸給大口徑火炮。可以在發射藥裝藥結構方面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0日
根據公報,這座冰山由英國南極考察處發現,并由美國國家冰中心利用歐洲“哨兵-1”衛星近期拍攝的圖像確認。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19日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日前在英國《自然·通訊》雜志上發表論文稱,他們找到了疤痕形成的關鍵原因,為減少人體皮膚疤痕帶來了希望。研究人員在確認了疤痕形成的分子機制后,使用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13日
在野生大豆到栽培大豆的馴化過程中,大豆種皮顏色經歷了從黑色到黃色、棕色、綠色和復色等多種顏色的變化,可能與大豆品質存在一定關聯。研究結果揭示了大豆種皮顏色相關基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29日
物種的形成機制是進化生物學的核心問題,也是生物多樣性形成的原始動力。過去70年間,新達爾文主義學者倡導的“群體間地理隔離機制”是有關物種演化機制的“金標準”。這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18日
近日,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教授錢培元團隊,與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張文君、Roya Maboudian和佛羅里達大學口腔學院教授Rober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18日
近日,廈門大學徐鵬課題組完成了鯉二倍體祖先云南吻孔鲃高質量三代基因組圖譜繪制。徐鵬課題組基于鯉同源染色體序列與近緣二倍體祖先基因組序列的相似性程度,首次成功將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