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3日
根據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和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開展的一項新研究,擬南芥可能是理解和預測DNA突變的關鍵。這一發表在12日《自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2日
(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神經科學》最新發表的一項神經科學研究顯示,致命菌炭疽桿菌(Bacillusanthracis)釋放的炭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15日
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的研究人員最新研究發現,2011年福島核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質已經擴散進入北冰洋。2017年在太平洋最北部的白令海和北冰洋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10日
這項研究發現有助增進理解為何戒煙后人群常發生增重,但還需進一步研究驗證這一關聯。論文作者在一個人類小組中觀察到了類似的腸道菌群成分和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30日
據29日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志上的論文,英國格拉斯哥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發現,地上的水可能來自“天上”——太陽。太陽風由來自太陽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24日
中國科學家對史前犀牛化石的一項最新研究揭示,在約2000萬年前的漸新世-中新世過渡期間,并角犀沿青藏高原北緣遷徙。在對比同時代犀類的地史分布后發現,大部分亞洲與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9日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胚胎學研究論文,科研人員對人類發育的早期階段——一個處于原腸胚形成階段的人類胚胎進行詳細的細胞和分子研究,發現神經系統的細胞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8日
記者17日從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獲悉,該中心的王佐仁研究組的最新研究發現:進化程度越高的物種,合作能力越強。相關研究論文《哺乳動物合作行為的演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9日
由蘭州大學牽頭、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參與的科研團隊近日發布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西北地區沙漠的干旱周期及機制。專家表示,這有助于研判未來干旱環境的演化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1日
瑞士國家研究能力中心S行星項目成員馬丁·特貝特率領的天體物理學家試圖利用地球上現有的工具來回答這個問題。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日內瓦大學天文學系教授戴維·埃倫賴希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0日
研究證明,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為一類新的月海玄武巖,月球最“年輕”玄武巖年齡為20億年,比以往月球樣品限定的巖漿活動時間延長了約8億年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5日
中美科研團隊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雜志上發表一項研究,為針灸穴位相對特異性的存在提供了現代神經解剖學基礎。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3日
最近,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動物學院的研究人員為此提供了一種新的進化論解釋:這種現象并非人類獨有,許多雄性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比雌性更喜歡較低的溫度。此次,研究人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2日
研究顯示,在完成中國科興疫苗全程接種的基礎上,將中國科興疫苗、美國輝瑞疫苗和英國阿斯利康疫苗作為第三針接種均顯著提高預防感染和入院的有效率。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24日
(孫國根 陳靜)細菌耐藥是全球重大公共衛生問題。王和興表示,2017-2020年間,上海兒童抗生素暴露呈現出明顯下降趨勢表明,近年實施的促進抗生素合理使用的政策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22日
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在即將召開的2021中關村論壇上,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將集中亮相,并帶來最新研究成果。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2日
這一結果被發表在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蔡軍教授和張偉麗教授為這篇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0日
新華社北京9月10日電 《參考消息》10日刊登美國《科學日報》網站報道《氣候變暖正促使動物“變形”》。“變形并不意味著動物適應了氣候變化,并不意味著一切都很‘好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8日
(張斌 童笑雨 董易鑫 龔書弘)記者8日獲悉,研究人員通過對位于浙江省義烏市上山文化的橋頭遺址出土的陶器進行殘留物分析,發現古人釀酒的直接證據。研究人員分析得出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3日
該研究建立的模型可為預測氣候變化對未來玉米產量變化可能產生的定量結果以及緩解策略(例如品種選擇等)提供支持,為我國玉米生產“藏糧于技”和提質增效提供理論依據。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0日
論文通訊作者、北京首都醫科大學的童志前和同事通過對8只成年小鼠進行2周的后肢懸吊,借此模擬微重力的環境。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8日
中國團隊17日在英國《自然·通訊》期刊發表一項研究報告說,他們使用金屬基催化劑將常見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轉化為有較高價值的化學物質和氫燃料,有助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0日
據新華社電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人員日前發表公報說,他們與多國研究人員合作,捕捉到了超新星爆發的“最初景象”。天文學家掌握的有關數據并不完整,僅包括光線變暗和隨后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16日
論文也提醒指出,研究人員無法檢測到AADvac1疫苗對患者認知功能衰退的具體影響。該論文介紹,tau蛋白的毒性形式會在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腦部聚集和擴散,這也是該病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10日
美國能源部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在8日《自然·通訊》雜志上發表了首個詳細的新冠病毒包膜蛋白的原子級模型,該蛋白與維持肺部黏膜所必需的一種名為PALS1的人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09日
基于此,徐瑞華團隊與本土創新藥企——君實生物合作,大膽嘗試新興免疫療法與傳統化療相結合的創新型臨床方案,迅速推動晚期鼻咽癌領域的治療變革。2018年11月至20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8日
研究人員建議女性在生育年齡不應該吸煙,且無論是母親還是父親,在孕前或懷孕期間都有必要保持健康的體重且限制酒精攝入量。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0日
一個由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國際團隊日前在美國《科學》雜志上發表論文說,新冠病毒嚴重依賴一種名為“移碼”的特殊機制調節病毒蛋白水平。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17日
據《科學》雜志13日在線發布的一篇最新論文,來自瑞士蘇黎世理工大學、伯爾尼大學、洛桑大學和來自愛爾蘭的科克大學組成的一支研究團隊找到了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冠狀病毒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23日
越來越多的注意力和政策旨在把奧運會打造為在建設、發展、舉辦等方面的可持續性樣板,這是值得贊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