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9日
受波浪影響,船舶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搖擺和顛簸,這是長期困擾海上收放作業的重大難題。盧道華介紹說,船載多自由度主動波浪補償門架吊放裝備,
-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8日
美國杜克大學的計算機工程師和放射科醫生開發了一個新型人工智能(AI)平臺,可分析乳房X光掃描數據中的潛在癌性病變,以確定患者是否應該接受
-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8日
據專家估計,目前已有超過1 7億塊尺寸小于1厘米的太空垃圾碎塊在繼續圍繞地球旋轉,對所發射的太空飛行器構成嚴重威脅。
-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2日
研究人員借助積累的140平方公里的無人機激光雷達數據訓練了NNGI模型,內插GEDI與ICESat-2ATLAS星載激光雷達腳點數據,成功繪制了全國30米分辨
-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06日
“中國天眼”多科學目標巡天已經發現至少6例新快速射電暴,正為揭示這一現象的機制、推進這一領域發展做出獨特貢獻。
-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06日
“科學時光趴”由“科技賦能,冰雪逐夢”主題展覽、“冰雪逐夢一起向未來”線下專家科普講座、情景科學表演等組成。
-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05日
營養素補充劑是指由一種或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營養素組成的產品,如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營養素補充劑、鈣鐵鋅營養素補充劑等,劑型多為膠囊、片
-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05日
通過智能設計,電池實際性能與理論值之間的差距可減少一半,智能回收可使回收原材料的利用率接近100%,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跡減少1 2。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31日
美國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12月25日從法屬圭亞那庫魯航天中心發射升空,踏上奔赴日地系統第二拉格朗日點的遙遠旅程。主要在紅外波段觀測的韋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30日
腦機接口、AR眼鏡、智能語音、肌電手環、隔空手勢識別……2021年,從基礎研究到應用落地,人機交互領域風起云涌。“我們研發的高通量超柔性神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8日
交通運輸部長江通信管理局日前發布消息稱,全面國產化的長江干線北斗衛星地基增強系統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北斗智能船載終端陸續投放航運市場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8日
這種結構非常結實,強度是純蛋白質聚合物的一倍半,而且由于存在氧化石墨烯,所以可導電。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7日
交通運輸部長江通信管理局日前發布消息稱,全面國產化的長江干線北斗衛星地基增強系統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北斗智能船載終端陸續投放航運市場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7日
12月24日,2021GOLF+IT新治理領導力論壇在線上舉辦,論壇圍繞“治效兼顧,構筑科技治理新生態”和“XOPS創新,領航運維發展新脈絡”兩大主題展開。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7日
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是指特定區域內生態系統為人類社會提供的所有最終物質產品和服務的價值總和,在反映生態保護成效方面發揮著類似國內生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6日
在我國,腦卒中每年新發病例大約180萬人,并以每年8 3%的速度增長,每年有高達190多萬名患者死于卒中。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4日
2021年,聚好看科技第三年當選“中國獨角獸企業”,所隸屬的領域從“新文娛”變更為“數字文娛”。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1日
由于宇宙膨脹,第一批天體的光線抵達望遠鏡時,已經偏向電磁光譜的紅色一端。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1日
團隊成功研發出被覆特殊復合蛋白的Fe3O4(四氧化三鐵)磁性納米顆粒,它能很好解決痰液中肺癌細胞收集難的問題。實驗數據表明,用這種磁性納米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19日
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三位物理學家,以表彰他們“對我們理解復雜物理系統的開創性貢獻”。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16日
全國唯一服務于海絲沿線的時間總部——海上絲綢之路時間中心建設迎來重大進展。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15日
(記者呂子豪)15日,隨著助滑道制冰設備調試完成,北京2022年冬奧會三大國家級冰雪運動訓練基地之一、擁有目前世界最大滑雪跳臺群的“淶源國家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15日
該研究為自身免疫研究提供創新性策略,并為針對相關通路的個體化治療提供新思路。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14日
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伴隨著巨大的轟鳴和人們的歡呼,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噴發出熊熊烈焰,托舉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第五十五顆衛星直破云霄。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14日
研究小組發現,在造血干細胞所在的骨髓中,感染信號驅動脂肪細胞將儲存的脂肪以脂肪酸的形式釋放到血液中。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14日
12月12日,記者從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獲悉,江蘇年度消納可再生能源量首次突破1000億千瓦時大關。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10日
位于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核心地帶的“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低溫作為凝聚態物理、現代高能物理、粒子物理、空間物理、核能等研究的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9日
該成果對于早期被子植物的起源、輻射進化以及適應性演化提供數據支撐和理論基礎。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8日
生冷的食物不易消化,容易傷及兒童幼小的脾胃,尤其是對那些脾胃虛寒的寶寶,冬天的食物更應以熱食為主。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6日
治理城市內澇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既是重大民生工程,又是重大發展工程。城市電纜、水管、煤氣管、光纖等地下管線密布,一旦因積水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