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30日
第代移動通信(5G)已進入商業化部署階段,各國紛紛瞄準未來6G移動通信展開相關研究工作,力圖搶占技術“快車道”。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4日
劉東隨后以美國著名漢學家費正清為例,并指出,與美國傳統的老派漢學相比,費正清引領的中國研究是區域研究。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0日
12月15日,2021中國游戲產業年會在廣州開幕。其中,由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指導,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中國游戲產業研究院共同主辦的“中國游戲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9日
研究人員通過安全協議形式化驗證工具對該協議進行了建模和驗證,證明了該協議可達到隱私性、認證性和機密性目標。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4日
由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德國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會共同主辦的“2021·中德人權發展論壇”3日通過視頻方式舉行。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4日
隨著中國公眾科學素質的提高,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將取得更大成就,中國公眾生態文明素養也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30日
針對這一隱私安全問題,張振峰等人以兼容5G標準的方式設計了5G-AKA’協議。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22日
22日,浙江省杭州市稅務部門公布了擬對網絡主播朱宸慧、林珊珊偷逃稅的處罰結果。二人因偷逃稅款,將被依法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并處罰款分別計6555 31萬元和27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9日
記者近日從哈爾濱工業大學獲悉,該校環境學院郭婉茜教授團隊首次系統探究了應對抗生素潛在脅迫,厭氧污泥微生物生理功能和群落變化對于抗性基因遷移轉化的影響,提出了厭氧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4日
多位專家學者圍繞“數字賦能 安全護航 讓智慧城市更精彩”主題碰撞智慧,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發展建言獻策。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24日
(孫國根 陳靜)細菌耐藥是全球重大公共衛生問題。王和興表示,2017-2020年間,上海兒童抗生素暴露呈現出明顯下降趨勢表明,近年實施的促進抗生素合理使用的政策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4日
研究揭示CD73是胃癌患者新型預后標志及個體化用藥指導因子。這位專家表示,胃癌患者的個體差異和胃癌本身的高度異質性決定了只有采取個體化治療才能獲得最佳治療效果。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7日
當前,中國已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制定了一系列的行動計劃,推動“雙碳”目標落實。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6日
專家表示,該研究發現了影響植物種子里鐵、銅等離子運輸和積累的關鍵基因,為解決人類鐵營養缺乏、改善人類生命健康提供了全新視角和方案。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4日
8月23日—26日,第十六屆國際生物礦化研討會在沉浸式活動系統“瑤臺”中舉辦,國內外300多位學者參會。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4日
“要將數字素養的養成貫穿到育人全過程,讓更多孩子從小感受信息技術的魅力。舒華特別強調,要關注邊遠農村、民族地區的孩子,深化學校聯網攻堅行動成果,提升學習網絡的服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06日
勞拉爾在請愿中反對將新冠病毒溯源問題政治化,批評一些國家趁機兜售種族主義的做法,呼吁更加團結并回歸理性,由科學來主導病毒溯源問題。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03日
古魚化石研究長期以來一直備受學界關注。三尖魚科是真盔甲魚目中比較特化的類群,對了解早泥盆世盔甲魚類的輻射演化與生態多樣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22日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遺傳資源與進化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施鵬、蔣學龍和劉振課題組合作攻關,證實了嚙齒目豬尾鼠屬也具有回聲定位能力。施鵬和劉振課題組長期從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16日
該模式在顯著改善患者生存的同時毒副作用低,且使用方便、價格便宜,有利于向基層推廣和開展治療。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09日
記者9日獲悉,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傅啟華教授團隊和張臻研究員團隊的合作研究闡明了SORBS2基因功能缺失導致心臟結構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25日
探討了新型網絡信任體系對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19日
一是“能源減碳”與“藍天保衛戰”協同推進。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張希良利用研究團隊開發的中國-全球能源模型等能源經濟模型,對2060年碳中和愿景下的中國能源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15日
4月14日,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美團外賣青山計劃專項基金”第二屆環保顧問團成立大會暨外賣行業可持續發展研討會在京舉行。第二屆顧問團專家成員由16名來自環境政策、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15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及其同事張強、南方科技大學研究員范靖云等,分別與英國約克大學教授Roger Colbeck、清華大學教授馬雄峰合作,采用不同理論方法,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09日
8日發布的一份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響力學者年度榜單顯示,盡管美國學者入選人數依然有著壓倒性優勢,但中美差距有所縮小。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07日
“根據我們系統研究,提出了一個新觀點——西伯利亞大火成巖省噴發產生的含鎳氣溶膠是二疊紀末生命大滅絕的重要因素。課題組研究認為,西伯利亞大火成巖省的噴發形成了大量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30日
(張藝芳記者史軼夫)哈爾濱工業大學29日發布消息,該校微納米技術研究中心賀強教授和吳志光教授研究團隊,首次實現游動微納米機器人對腦膠質瘤的主動靶向治療。這些研究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25日
河海大學組織教師宣傳水利法律法規,提升全社會水資源保護意識,引領珍惜水、愛護水的良好風尚。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18日
高原海島地區相對自然條件惡劣、傳統能源供給不便,往往需要利用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實現能源供給,混合可再生能源系統應運而生。據論文第一完成人、博士研究生明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