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1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研制出一種新型航天器外層防護材料——聚酰亞胺—納米云母復合膜。這種新材料由于采用了獨特的仿生設計,其力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30日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受天然珍珠母“磚-泥”層狀結構啟發,近期該校俞書宏院士團隊研制出一種新型航天器外層防護材料——聚酰亞胺-納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30日
(記者吳蘭)記者30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俞書宏院士團隊受天然珍珠母結構的啟發,研制出一種新型航天器外層防護材料——聚酰亞胺-納米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0日
研究人員創造了世界上最純的砷化鎵樣品,圖片展示了樣品在相對較弱的磁場下的奇異效應。圖片來源:普林斯頓大學 本報訊 美國研究人員日前研制出世界上最純凈的砷化鎵樣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03日
電磁脈沖武器是基于EMP技術的武器,EMP一般指電子脈沖, 電子脈沖可以由核爆炸和非核電磁脈沖彈(高功率微波彈)爆炸而產生,現代戰爭中所說的電磁脈沖武器多指后者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02日
馬耳他大學日前發表聲明說,該大學和馬耳他國立圣母醫院的團隊聯合研制出可降解、可定制的金屬骨骼支架。聲明說,研究人員利用醫學成像、3D打印和合金技術,成功研制出金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01日
課題組通過一系列研究,成功設計出高性能且耐極端環境的氧化鎵日盲紫外光電探測器。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8日
一粒米上能銑出56個漢字,一根頭發絲上能銑出7個字母……近日,記者從中國五礦獲悉,其所屬中鎢高新金洲公司近日成功研制直徑0 01mm(約為人類普通頭發絲的1 8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31日
研究人員通過預先將四氧化三鐵納米粒子共組裝到材料框架中,獲得了可被磁場驅動的磁性碳彈簧。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5日
(記者董映璧)由俄羅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學等3家科研機構組成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的癌癥腫瘤轉移灶靶標成像方法,其效率比類似方法提高了100倍,有利于為癌癥患者制定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15日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趙宗保團隊在非天然輔酶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研制出煙酰胺胞嘧啶二核苷酸(NCD)合成酶和NCD自給型微生物細胞,并成功用于構建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18日
目前,“鋁電解槽能量流優化與智能調控技術(HORR系統)”已全面進入工業化試運行階段。
-
發表時間:2020年10月09日
充電速度慢、續航里程短,是當前制約電動汽車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黑磷是白磷的同素異形體,特殊的層狀結構賦予它很強的離子傳導能力和理論上很高的電荷容量,是極具潛力的
-
發表時間:2020年09月16日
陳定昌以優異的成績被保送北京留蘇預備部,隨后,因蘇聯單方面取消留蘇名額,500余名學員直接進入國內大學,其中300余人進入清華大學,200余人進入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