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30日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獲悉,日前天問一號環繞器有效載荷之一——火星離子與中性粒子分析儀(MINPA)首個科學研究成果發布。MINPA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2日
2021年1月30日,我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核電技術、全球第一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福建福清核電5號機組,正式投入商業運行。” 2015年5月,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7日
12月7日12時12分,谷神星一號遙二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將搭載的天津大學一號、麗澤一號、寶醞號、金紫荊五號、金紫荊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09日
8日晚間,國家航天局發布消息,天問一號環繞器成功實施第五次近火制動,準確進入遙感使命軌道,開展火星全球遙感探測。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7日
10月27日14時19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吉林一號高分02F衛星發射升空。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7日
華龍一號每臺機組每年發電近100億度,能夠滿足中等發達國家100萬人口的年度生產和生活用電需求。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4日
北京時間10月24日9時27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將實踐二十一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2日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天問一號火星環繞器副總指揮褚英志詳解如下:中國于2020年7月23日開啟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該探測器由火星環繞器和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2日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天問一號”環繞器和“祝融號”火星車安全度過首次日凌,恢復科學探測工作。日凌期間,“天問一號”環繞器和“祝融號”火星車進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5日
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加速孕育,圖為無人收割機在江西省南昌縣蔣巷鎮大田農社智慧農場演示水稻收割。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3日
江陰靖江長江隧道是《長江干線過江通道布局規劃(2020-2035)》 的江蘇省 44 條過江通道之一 ,北起靖江公新公路,南至江陰芙蓉大道,采用盾構隧道帆方式穿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4日
玲龍一號建成后年發電量可達10億千瓦時,滿足52 6萬戶家庭一年生活所需。玲龍一號每臺機組每年發電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8萬噸,種植樹木750萬棵。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7日
中國海油介紹,“深海一號”大氣田是我國迄今為止自主發現的水深最深、勘探開發難度最大的海上超深水氣田。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7日
記者從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以下簡稱空間中心)獲悉,科研人員利用歷史數據研究分析了“天問一號”著陸區的地質背景和演化歷史,并等待“祝融號”巡視器就位探測,以厘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23日
“假如還有來生,我還要搞導彈”。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14日
在天問一號一步實現“繞、著、巡”的目標,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之際,國家航天局6月12日在京舉行新聞發布會。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12日
國家航天局新聞發言人許洪亮在發布會上表示,天問一號任務成功是我國航天事業自主創新,跨越發展的標志性成就。在我國航天發展史上,天問一號任務實現了6個首次。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11日
2012年,現任中核集團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產業部副主任湯華鵬代表我國參加國際原子能機構在韓國舉行的培訓會,實際也是技術推介會。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11日
6月11日,國家航天局公布了由祝融號火星車拍攝的著陸點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國印跡”和“著巡合影”等影像圖。首批科學影像圖的發布,標志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取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08日
6月7日,國家航天局發布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任務著陸區域高分影像圖。影像圖由天問一號環繞器高分辨率相機,于6月2日18時拍攝。截至6月6日,“祝融號”火星車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08日
6月7日,國家航天局發布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任務著陸區域高分影像圖。圖像中天問一號著陸平臺、祝融號火星車及周邊區域情況清晰可見。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07日
題:助力“天問一號” 見證并參與歷史——訪香港理工大學教授吳波 吳波提到,自己帶的一位博士生目前正在北京協助“天問一號”探測器著陸區的詳細測量和著陸點的精確定位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02日
大陸科學鉆探工程開始于20世紀60年代初,蘇聯地質學家H A 別里亞耶夫斯基等人根據深部地球物理資料提出,為獲取整個地殼剖面,至少要在全球6個地區打超深井。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8日
此外,相控陣敏感器具有提供9個方向的測量功能,航天器可切換其中任意4個方向同時測量距離速度信息,從而快速修正航天器的姿態測量誤差,確保著陸巡視器方向控制準確無誤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7日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2021年5月25日9時49分,該校獨立研制的天問一號探測器環繞器有效載荷——火星磁強計的伸桿實施了在軌展開,遙測參數顯示伸桿展開到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4日
5月22日,“祝融號”火星車開始執行我國首次火星任務中最后一個階段的任務——巡視探測。5月22日10時40分,“祝融號”火星車到達火星表面,開始執行我國首次火星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0日
澳大利亞太空科學專家戴維·弗蘭納里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為更多的科學探索帶來了希望。弗蘭納里是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博士,主要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18日
愛爾蘭說,讓探測器在火星自主完成著陸堪稱完美地實現了,他期待火星車在火星表面的“漫游”。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18日
作為搭載著陸巡視器的星際“專車”,環繞器需要順序完成軌道降低發動機點火和關機、兩器分離姿態建立、兩器分離后軌道升高發動機點火和關機等系列動作。在距離地球2 93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17日
5月15日7時18分,“天問一號”探測器穩穩著陸在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著陸區,使我國成為第二個成功著陸火星的國家。蔣明鏡教授的“北洋能源與環境巖土團隊”承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