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9日
阻燃劑作為添加劑廣泛應用于電子設備制造、紡織品、塑料制品以及汽車產業中,以防止燃燒或延遲火災蔓延。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周炳升團
-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9日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周炳升團隊以斑馬魚為模式生物,研究了DBDPE的靶器官和主要毒性。
-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8日
南太平洋島國湯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島近日發生火山噴發。對于這次海底火山噴發所引發的次生災害,內貝爾表示,除海嘯以外,其次是火山灰,這樣規
-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06日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非常規水資源安全利用團隊運用宏基因組技術對再生水長期灌溉土壤進行研究,發現種植模式而非再生水灌溉本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31日
12月31日,中華中醫藥學會聯合中國中醫科學院在北京發布《2021年度中醫醫院學科(專科)學術影響力評價研究報告》。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30日
拉尼娜現象的影響通常可以持續到來年的上半年。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9日
《中國科學報》從啟動儀式上獲悉,進行人工增雨試驗,需“鉆到云里”去觀測分析。依托綜合氣象觀測系統,氣象部門加強雙偏振雷達、微波輻射計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0日
該研究進一步探究麥田升溫條件下小麥轉錄組結果,分析了小麥水楊酸和茉莉酸防御信號途徑相關防御酶和防御基因的活性及表達情況。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0日
2019年,我國開始先后試點DRG和DIP兩種新型付費模式,來克服當前支付模式的弊端。按病種分值付費(DIP)是利用大數據將疾病按照“疾病診斷+治療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13日
(記者韓帥南)云南省安寧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13日發布通報,當日9時許,安寧市草鋪街道云南石化生產區渣油加氫裝置處起火。通報稱,12月13日9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6日
22個項目上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數量在同類城市中繼續保持前列。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26日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創新團隊揭示了植物病原細菌丁香假單胞菌(PstDC3000)通過激活植物茉莉酸信號來抑制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8日
由于技術手段限制,很難在活體動物中對單個星形膠質細胞進行識別,更無法在整個學習記憶過程中同步記錄星形膠質細胞鈣信號的動態過程。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09日
自新冠疫情流行以來,已經有幾個更具傳染性的新冠病毒變種出現。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科學家發現,阿爾法和德爾塔變異株的突變克服了被稱為GALNT1的酶的活性抑制效應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08日
葛洪是中國秦漢以后兩晉時期最重要的醫學家。《晉書》這里說的“優洽”,指的是才思卓異而學問廣博,融會貫通的意思。“載范斯文”是指其著《良吏傳》、《隱逸傳》、《神仙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01日
2021年10月29日,頭豹科技創新網主辦的2021中國物聯網指數洞察發布會圓滿落幕。本次發布會由每日經濟新聞、鯨平臺作為媒體支持。會上,頭豹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7日
近來,一種新型陸源污染物——除草劑引起人們警惕。目前,農業生產中的大量除草劑通過河流、地下水、地表徑流等途徑進入海洋,導致近海除草劑污染問題在全球范圍內普遍發生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7日
近日,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農業資源研究中心柏兆海課題組、馬林課題組聯合國內外多所研究機構,針對全球農產品貿易優化程度展開研究,相關成果發表于《自然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6日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首次測量了鐳核大小如何改變含有不同鐳同位素的分子結構。當一個鐳原子核被另一種同位素取代后,研究小組測量了電子能級的變化,證明了這些分子對近距離電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9日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16日成功發射,開啟中國迄今時間最長的載人飛行。美國航天局相關研究顯示,太空環境對宇航員的影響主要有5個方面,包括太空輻射、與外界隔離對身體和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8日
今年北京“超長汛期”的雨量充沛不同尋常。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副研究員魏科表示,從氣象學看,雨水偏多必然伴隨著異常環流,如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異常偏北,西風帶擾動持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3日
1961年,受著名海洋科學家沃爾特·蒙克的邀請,哈塞爾曼前往美國加州大學地球和行星物理研究所任助理教授,并參加了蒙克組織的大型海洋波浪實驗。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1日
繞極深層水上涌,企鵝種群繁盛期;相反,則是海冰擴張和企鵝種群衰落的時期。該成果近日發表于地學知名學術期刊《地球物理研究快報》(Geophysical Resea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8日
這項有關鳥類尾羽演化的研究成果論文,北京時間9月16日夜間在國際專業學術期刊《當代生物學》上線發表。圖為雅尾鹓鶵化石正型標本。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7日
當地時間9月16日,世界氣象組織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并沒有減緩氣候變化,沒有跡象表明我們正在恢復“綠色增長”。根據最新發布的《2021團結在科學之中》報告,大氣中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6日
(王堅 禤礎茵)經過10天、1800多海里航行,“實驗6”綜合科學考察船載著采集的2395份樣品,于16日完成首航任務,順利返回廣州。據悉,本此科考航次由科學技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0日
除了東北冷渦,最近的副熱帶高壓不僅給臺風預報造成困擾,其邊緣的一些擾動也給浙江、福建、云南等地帶來了局地強對流。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9日
今年夏季(6月1日至8月31日),京津冀3省份的平均降水量達508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近一半,是1997年以來同期最多的。北京市氣象部門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6月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8日
9月6日,全球220多家頂級醫學、護理和公共衛生期刊發表聯合社論,呼吁各國加強行動,應對氣候變化、恢復生物多樣性并維護公眾健康。” 發表該社論的期刊包括《柳葉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7日
無針注射通過不同直徑大小的微孔將藥物注射至人體組織中,最大注射深度在5毫米以下,注射速度極快,保證有效透皮的壓強,對皮下組織損傷極小。張宇新解釋,無針注射時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