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科技大學發現兩種苦蕎葉斑病病原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3日

          田間調查表明,黑孢霉葉斑病、鏈格孢葉斑病的平均發病率分別約51 7%、65 3%,苦蕎鏈格孢葉斑病發生率和危害程度更高。

        • 創制百余品種技術 覆蓋過半中國麥田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9日

          2000年以后,作為山東省良種工程小麥首席專家,田紀春帶領省“超級小麥”育種團隊育成了65個小麥新品種,累計推廣10億余畝,增產小麥360億斤。

        • 科特派李潔維:讓獼猴桃成鄉村振興幸福果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2日

          2012年的一次大膽嘗試,讓廣西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鎮和平村里排組村民喜出望外,日子越過越甜。“現在我們每家每年靠這個紅心獼猴桃就能

        • 亞洲栽培稻或為多起源?我科學家揭示其基因功能單倍型自然變異特征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19日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水稻分子設計技術與應用創新團隊構建了一個全基因組基因功能單倍型(gcHap)數據集,全面揭示了亞洲栽培稻基因功能單倍型自然變異特征,

        • 吉林延邊蘋果梨栽培系統

          發表時間:2020年12月25日

          今天,我們來看吉林延邊蘋果梨栽培系統。遠看像蘋果,近看又像梨。延邊蘋果梨果大肉多、脆而汁多,甜酸適度、爽口甜美,而且營養豐富,有“北方梨之秀”的美稱!可謂是好吃

        • 全基因組測序重現小麥“家世”

          發表時間:2020年10月28日

          “然而,小麥的研究和遺傳育種改良嚴重落后于水稻、玉米等其它主糧作物。魯非也表示,進一步利用群體遺傳學,擴大研究群體,在基因型的基礎上對群體進行表型分析,將各種有

        • AI科學新聞|從野生到栽培 草莓的祖先究竟是誰?

          發表時間:2020年10月16日

          該研究獲得的3個高質量二倍體基因組為草莓基因組資源發掘和分子育種奠定了基礎。

        • 無膜棉品種選育和栽培技術擺脫“白色污染”

          發表時間:2020年10月09日

          新疆是我國最大的棉花種植區,目前已是100%覆膜種植棉花,但地膜成了新疆棉田“白色污染”的禍首。10月7日,在新疆阿拉爾市舉行的“中國工程院咨詢項目中期總結暨無

        • 為什么番茄不甜?新栽培模式可使番茄含糖量提高60%

          發表時間:2020年06月10日

          高糖度番茄酸甜可口,風味濃郁。記者從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中心劉明池團隊獲悉,該中心節水優質課題組在通州基地連棟溫室,示范展示了其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