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9日
這是我國首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生豬父本新品種,也是四川省繼天府肉豬、川藏黑豬2個配套系之后育成的第一個生豬新品種。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14日
研究小組發現,在造血干細胞所在的骨髓中,感染信號驅動脂肪細胞將儲存的脂肪以脂肪酸的形式釋放到血液中。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6日
冬季寒冷,堅果是理想的“供暖”食物。(來源:新華網、人民網、北京晨報、北京青年報顧問: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醫師張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26日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健康所楊武林研究員課題組在腫瘤發生機制領域取得新進展——發現促進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發生惡性轉變的代謝調控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2日
《自然》11月11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暴露在高濃度棕櫚油包含的一種膳食脂肪酸中,會促進小鼠口腔癌和皮膚癌細胞的轉移。研究結果顯示,雖然研究中的所有脂肪酸都對腫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1日
疼痛治療領域的多位專家分別介紹了常見的疼痛問題以及疼痛研究成果在臨床中的應用。” 據悉,由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7日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李斌課題組與童雪梅課題組、王綱課題組等合作,研究發現胰島素信號可以直接調控不同亞型的調節性T細胞(Treg)在脂肪組織適應性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14日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動物醫學院副教授丁一課題組在《肝臟學》在線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給小鼠飼喂高脂飲食和高脂高膽固醇食物,建立脂肪肝和脂肪肝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08日
目前,數千萬美國人患有2型糖尿病(一種以血糖升高和胰島素抵抗為特征、與肥胖相關的疾病)。進一步研究發現,在棕色脂肪細胞可產生額外PLIN5的小鼠中,白色脂肪細胞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10日
在單細胞中心開發的海洋微擬球藻中,脂肪酸分子就像孫悟空手中的金箍棒,其長度精準可調。研究人員聯合運用代謝工程和蛋白質工程,首次實現了微藻中“全鏈長范圍”“單元鏈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08日
“得了脂肪肝,應該怎么吃?”這是脂肪肝患者經常問的一個問題。我的回答是:“要吃好喝好!”怎么才算吃好喝好?總的來說,就是要合理控制飲食,需要從控制飲食總量和飲食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17日
“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肝癌經典的‘三部曲’,隨著國家的重視,乙肝、丙肝等慢性肝炎發病率正在逐漸下降。最新調查顯示,38%以上的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沒有肝硬化背景,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04日
2月3日,第四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正式開標,擬中選結果顯示,本輪所采集的45個藥品全部采購成功,擬中選藥品平均降價52%,最高降幅達96%。地方按照國家組織集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04日
該研究首次發現了CD146分子在代謝中的功能,擴展了CD146生理病理功能的研究領域,為肥胖及相關并發癥的治療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潛在分子靶標。卜鵬程、副研究員馮靜
-
發表時間:2020年10月26日
消除反式脂肪酸 金龍魚零反食用油助力產業升級 “不只品味食物的好吃,更要了解咬下口吃進肚里的是否健康。”10月24日,由糧油學會油脂分會及益海
-
發表時間:2020年09月16日
編者按:現在很多人說油吃多了不好,體重超標,要倡導減油。調查顯示,我國居民每日烹調油平均攝入量為42 1克,遠高于我們目前的推薦值,甚至有26%的居民每日烹調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