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8日
實驗還證明了納米晶體在其他分離應用中的有效性,例如從電子廢物中回收有價值的元素。
-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7日
能夠產生微弱電流的膝關節植入物可以刺激軟骨再生,從而作為關節炎的一種治療方法。
-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2日
根據迄今獲得的數據,奧密克戎毒株的危險性只有德爾塔毒株的三分之一到一半之間,新冠疫苗在預防因感染奧密克戎毒株引發重癥和住院治療方面仍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1日
近日,多領域專家學者在“中醫藥防治過早衰老論壇”上分享了抗衰老研究的最新理論和成果,揭示了衰老的共性機制問題,探討了中醫藥對整體衰老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1日
治療“植物人”,表面上看是醫學問題,實際上更需要我們思考如何構筑社會保障體系,降低慢性意識障礙患者家屬的負擔。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1日
流行性出血熱,又稱腎綜合征出血熱,是一種經鼠傳播、由漢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流行區進行野外探險、旅游、耕種等活動,或者有較長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11日
其實,哮喘是中醫藥治療的優勢病種之一,早在清代朱丹溪的《丹溪心法·喘論》中首先提出“哮喘”的病名,并且提出“哮喘專主于痰”,“已發攻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28日
愛稀客成立10周年,我們已經走出了可喜的一步,我們也在醫保中爭取到一些藥物。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9日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加重,壓瘡發病率逐年增高,為提高民眾對壓瘡的認識和重視,促進全球壓瘡預防水平的提高,自2013年起,NPUAP(美國壓瘡咨詢小組)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9日
近日,英國海軍新型航母戰斗群在太平洋進行演習行動期間,用AW159直升機完成了“歐洲燕”(Martle)輕型多用途導彈的海上試射。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8日
在感染前經鼻投予VHH抗體也被證實能夠緩解癥狀,抑制病毒增殖,因此VHH抗體不僅可作為治療藥物,而且也可能具有預防作用。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2日
日前,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所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大學等專家的研究成果《以鐵蛋白為基礎的砷靶向遞送到不同類型的白血病具有很強的抗白血病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2日
近日,《柳葉刀—全球健康》發表了一項新的隨機臨床試驗表明,與接受安慰劑的對照組相比,使用氟伏沙明治療早期診斷的高危新冠門診患者,可以減少患者的長期急診觀察或住院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2日
近日,瑞典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研究顯示,中度和劇烈運動都能緩解焦慮癥狀。論文第一作者、哥德堡大學薩爾格倫斯卡學院的Malin Henriksson說:“有一個顯著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1日
刺鼠以嚴重皮膚傷口自愈且不留疤痕而聞名。” 早前對刺鼠傷口愈合的研究表明,這些動物在進化過程中,解決了損傷后組織纖維化(瘢痕)問題。Majesky說:“我們為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0日
近日,一個國際聯合研究團隊發現,轉酮醇酶(TKT)抑制劑BOT可抑制新冠病毒復制,并增加糖酵解抑制劑2-DG的抗新冠病毒活性。病毒介導的代謝過程有望成為治療新冠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01日
據近日發表在《自然·生物技術》雜志上的論文,美國研究人員設計的一種新方法,可選擇性開啟靶細胞(包括人類細胞)的基因療法。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5日
糖尿病已成為目前最常見的慢性病,我國糖尿病患者有1 298億,其中30 2%為老年糖尿病患者。目前,我國65歲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數約3550萬,居世界首位,占全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3日
“這項新技術會成為我國實現攻克肝癌的新型重磅武器。作為全球創新型放射性同位素藥物,釔[90Y]樹脂微球在海南博鰲的落地就像一個引擎,將啟動并加速我國核醫學的長遠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2日
藥控股將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等多家研究中心開展該項臨床Ib II期試驗,旨在評價CT-707聯合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和吉西他濱在晚期胰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08日
如果出現“結節突然變大”“聲音嘶啞、憋氣、吞咽困難”等癥狀時,則建議去醫院進行檢查,可能是結節發生了病變,需要經醫生診斷后再科學治療。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5日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竺曉凡教授課題組聯合中國抗癌協會兒童腫瘤專業委員會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協作組就“長春新堿聯合地塞米松在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維持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0日
近日,《生物醫學和藥物治療》雜志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學與健康研究院(GIBH)的一項關于耐藥結核病治療的研究。目前,臨床唯一使用的預防性結核疫苗是卡介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9日
近日,俄羅斯聯邦衛生部國家醫學研究放射中心首創一種治療惡性腦腫瘤的新方法:向大腦單獨供血,將化療藥物注射到腫瘤中。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7日
研究作者為錒開發了一種特殊的納米包裝——一種聚合物—蛋白質膠囊,以保護人體免受有毒的衰變產物的侵害,其效果是同類產品的6—10倍。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30日
B組鏈球菌(GBS)是導致新生兒血液感染、腦膜炎和死亡的常見原因。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美國每年約有2000名嬰兒感染GBS,其中4%—6%的嬰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7日
無針注射通過不同直徑大小的微孔將藥物注射至人體組織中,最大注射深度在5毫米以下,注射速度極快,保證有效透皮的壓強,對皮下組織損傷極小。張宇新解釋,無針注射時液體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7日
外泌體來源的微小RNA分子在兒童髓母細胞瘤發生發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體內及體外實驗表明,外泌體來源的微小RNA分子在兒童髓母細胞瘤發生發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7日
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ATAAD)是一種發病急遽、來勢兇猛的災難性疾病,起病死亡率高達50%,急性期內每增加1小時死亡率即增加1%,若不經有效治療,3個月內死亡率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25日
7月18日,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四川)臨床研究核心基地——華西醫院轉化醫學綜合樓正式啟動,這是我國首個生物治療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