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3日
東亞植物區系來源于何處,是備受植物地理學關注的重要科學問題之一。了解熱帶亞洲的新生代植物多樣性變化歷史,是解決東亞植物區系來源問題的
-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0日
由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研究員王青鋒、李偉等編著的AquaticPlantsofChina——《中國水生植物圖志》英文版,近日正式出版發行。武漢植物園相關研究
-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10日
簽署“國家小麥技術創新中心(籌)共建單位合作協議”“科研合作與研究生培養戰略合作協議”;設立“全國糧食安全宣傳教育基地”“‘一帶一路
-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05日
菜籽油菜籽油的脂肪酸種類和含量比較符合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中脂肪酸的攝入量建議值,可以較好地滿足人體脂肪酸營養需求。牡丹籽油牡丹籽油又
-
發表時間:2022年01月05日
據中國政府網4日消息,國務院已批復同意在北京設立國家植物園。根據國務院關于同意在北京設立國家植物園的批復,國家植物園由國家林草局、住房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8日
大多數被子植物(有花植物)通過昆蟲進行傳粉,昆蟲傳粉也被認為是白堊紀中期(距今約1億年)被子植物大暴發的一個關鍵因素。那么,昆蟲的授粉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4日
我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成功揭示了高等植物第四種RNA聚合酶的奧秘。24日,國際權威期刊《科學》雜志刊登了相關研究論文。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4日
該研究解析了植物中獨特的雙鏈RNA合成機制,是分子生物學和植物科學基礎前沿領域的一項重要突破。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張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3日
記者22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于富強專題組近日在云南發現兩個白塊菌新物種,命名為松露塊菌和曲靖塊菌,均具有一定食用和經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3日
二者均屬塊菌屬組,即狹義的“白塊菌”,具有一定的食用和經濟價值。相關成果發表于《植物分類》。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1日
治療“植物人”,表面上看是醫學問題,實際上更需要我們思考如何構筑社會保障體系,降低慢性意識障礙患者家屬的負擔。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8日
植物肉或稱植物蛋白肉、素肉,其主要原料為植物蛋白,如大豆蛋白、小麥蛋白、豌豆蛋白等。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7日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作物功能基因組研究創新團隊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合作,利用分子和遺傳學手段鑒定出蔗糖和獨腳金內酯在調控植物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3日
“空間站艙室內的輻射在安全值以內,太空植物也是在滿足植物生長條件下種植出來的,所以果實的顏色、外形、口感跟地球上沒有本質差異。”劉紅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30日
新華社記者江宏景攝 四川綜合利用衛星、無人機、紅外相機、巡護員組成“空天地人”一體化監測、保護體系。今年5月,大熊貓國家公園臥龍片區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29日
赤腹松鼠等嚙齒動物為油麻藤提供傳粉和種子傳播的“一條龍貼心服務”現象,該研究證實了嚙齒動物作為雙重互惠者在同一植物傳粉和種子傳播等服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26日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創新團隊揭示了植物病原細菌丁香假單胞菌(PstDC3000)通過激活植物茉莉酸信號來抑制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24日
令研究團隊興奮的是,除了能降低土壤鹽分,鹽地堿蓬等“吃鹽植物”還能當蔬菜、做成飼料,甚至用于鹽堿地綠化。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5日
針對我國急需建立快速實用的病毒檢測技術用于作物病毒病害防控的重大需求,周雪平教授團隊通過23年聯合攻關,制備了48種作物重要病毒的單克隆抗體。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3日
11月12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胡玉欣團隊在《自然—植物》上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他們發現擬南芥羧酸酯酶家族成員AtCXE15及其直系同源蛋白是一種獨腳金內酯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11日
生物固氮作為潛在的新型氮肥來源,對于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豆科植物生物固氮中,豆血紅蛋白的含量和組分直接影響根瘤內固氮酶的活性,發揮關鍵作用。中國科學院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01日
被子植物又稱有花植物,約有30萬種,是種子植物門物種多樣化程度最高、分布最廣、適應性最強的一個陸生植物亞門。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7日
四川盆地晚三疊世部分真蕨植物化石復原圖??蒲袌F隊系統研究了我國華南四川盆地三疊紀—侏羅紀過渡期真蕨植物的多樣性變化和生態環境,為探究陸地生態系統對三疊紀末期生物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2日
兩本像《辭?!芬粯映恋榈榈摹陡拭C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植物圖鑒》。七本《中國高等植物圖鑒》,每一本大約3厘米厚,收錄了中國9000多個物種的信息,這是安國慶最初鑒定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8日
隨著人類探索太空的步伐不斷加快,以空間食物保障為核心的太空農業將會引起越來越廣泛的關注。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8日
中國是野生植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僅高等植物就達3 6萬余種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4日
“與黨同心 百年同行”全國學會訪談錄活動由中國科協主辦,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創新部、科學技術傳播中心承辦,中國地理學會、中國心理學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中國農學會、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4日
科學家發現磷酸鹽饑餓響應因子(PHR)是調控植物根途徑磷元素吸收的核心轉錄因子。進一步研究發現,PHR通過P1BS元件直接調控菌根共生相關基因的表達,從而正向調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2日
我國植物種子采集的最高海拔紀錄是多少?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12日
隨著種子無菌萌發等技術的成熟,可以實現不少草本植物的規模化繁育,一些人工繁殖的幼苗可以回歸到原生地,恢復野生種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