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3日
張榮橋介紹,在完成了90個火星日巡視探測任務之后,火星車度過了日凌階段——太陽運行至地球和火星中間,受太陽電磁輻射干擾,器地通信不穩定。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02日
(記者 阮煜琳)中國自然資源部2日公開通報2021年第三季度涉嫌違法用海用島情況顯示,第三季度發現并制止涉嫌違法填海7處,涉及海域面積約2 95公頃。其中,遼寧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17日
身體狀態良好,空間站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也是東風著陸場首次執行載人飛船搜索回收任務。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06日
研究發現,龍州金花茶分布范圍狹窄,僅分布在廣西弄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邊緣,生境為喀斯特天然次生林;野外僅有3個龍州金花茶居群,共58株;龍州金花茶種群結構不合理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17日
作為亞洲10多條重要河流的發源地,青藏高原為全球約40%人口的生活和工農業提供用水,被譽為“亞洲水塔”。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28日
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大衛·吉爾伯特博士帶領的研究團隊回答了一個60年未解的科學謎題:DNA的復制時序維持著人類細胞中全局的表觀遺傳狀態。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18日
柔性可穿戴技術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價值更為廣泛,如體溫監測儀、連續血糖監測設備、心電檢測設備等。以纖維材料作為織物基底的人體傳感器,能讓醫學可穿戴設備更具透氣性、透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3日
地球的富氧大氣在約10億年后或將回到一種貧氧、富甲烷的狀態。該研究結果表明,大氣氧含量在宜居星球并非永遠不變,這對人類在其他類地行星上尋找生命具有啟示意義。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3日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地球科學》最新發表一篇研究論文指出,地球的富氧大氣在約10億年后或將回到一種貧氧、富甲烷的狀態。該研究結果表明,大氣氧含量
-
發表時間:2020年10月22日
經國家核安全局批準,華東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核查釋放,福清核電5號機組開始反應堆達臨界操作。
-
發表時間:2020年09月28日
9月27日,環境減災二號A、B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未來,配合環境減災雙星組網模式以及與高分一號、高分六號衛星組網協同觀測能力,16米相機可實現遙感圖
-
發表時間:2020年06月11日
為迎接疫情防控常態化后的首個線上規模化大促6·18,各行各業都在冒著暴雨修屋頂。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將線上作為主陣地的醫藥、家居家裝、汽
-
發表時間:2020年06月05日
我國5G正式商用即將迎來一周年,當前5G網絡建設呈現全力加速狀態。近期多部門和地方密集發布5G網絡新建計劃,其中地級市、縣城、鄉鎮的5G網
-
發表時間:2020年05月07日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日本政府4日正式決定將緊急事態宣言延長至今年5月31日。由于未能按原先計劃于5月6日如期結束全國緊急狀態,日本首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