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9日
在日前召開的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高性能隔震建筑系列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項目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4日
“2018年我回國到東莞,繼續我在極化中子領域的科學研究。東莞這個城市有著非常完善的科技配套,對于人才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大。在這里從事科學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1日
題:向著“太陽”,再出發——我國“人造太陽”開啟新一輪實驗 如同中國神話傳說里的夸父,在宋云濤等科技工作者看來,新的一年,“向著‘太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16日
全國唯一服務于海絲沿線的時間總部——海上絲綢之路時間中心建設迎來重大進展。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10日
位于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核心地帶的“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低溫作為凝聚態物理、現代高能物理、粒子物理、空間物理、核能等研究的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6日
聚變能具有燃料豐富、清潔、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大等突出優點,是解決未來能源問題最有希望的途徑,被認為是人類的終極能源。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6日
22個項目上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數量在同類城市中繼續保持前列。
-
發表時間:2021年10月28日
28日,中國共產黨安徽省第十一次代表大會在合肥開幕。”安徽省委書記鄭柵潔28日介紹說,這五年,安徽堅持創新驅動、堅定科技自立自強,部分領域實現并跑領跑。10月2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24日
英國《自然》雜志近日發表一項工程學突破,包括美國西北大學科學家在內的研究團隊研發了一種飛行裝置,其受到風力傳播的植物種子啟發,未來可應用于環境監測或通信。
-
發表時間:2021年09月03日
空天飛機是高超音速飛行器的一種,它的特點是既能在大氣層里飛行,也能在大氣層外飛行,而且它可以利用普通的機場水平滑跑起飛和降落。它的飛行范圍比較寬,一個是速度范圍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05日
6月23日,我國首個地球系統數值模擬大科學裝置在北京懷柔科學城落成啟用。該模擬裝置的“區域高精度環境模擬系統”將顯著提升我國應對環境問題的能力,使我國防災減災水
-
發表時間:2021年08月05日
地球上氣態的空氣、液態的江河湖海、固態的山石冰雪、不斷演化的生命體……這些紛繁萬物都可以被科學家裝進“數值實驗室”,用來模擬地球的現狀,預測未來的氣候變化。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1日
上海光源正在成為凝聚和培養科學家人才的搖籃。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14日
3月27日,隨著項目總指揮下達指令,位于連云港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CTF 1燃燒室首套試驗平臺順利點火,標志著該試驗平臺完成分系統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07日
宇宙,是人類面臨的最大謎題。它從何而生?向哪里去?它有沒有邊界?哪里是它的中心?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25日
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的工作人員在安裝調試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時進行環向場線圈外弧段吊裝工作 新華社發(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提供) 磁約束核聚變產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2日
以溫差發電的電子表為例:在手腕上佩戴這種電子表時,沿著電子表,在手腕溫度和周圍溫度之間出現溫度落差,這種溫度落差正好可以推動電流的產生。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01日
記者從山西省科技廳獲悉,由山西大學牽頭的引力波探測大型地基觀測裝置、量子技術與工程研究中心建設方案論證會,于2月25日在太原舉行,來自中國科學院等機構和高校的1
-
發表時間:2020年09月30日
如何降低地鐵的供電能耗?當人們乘坐地鐵時突然停電怎么辦?近日科技日報記者從北京交通大學獲悉,該校科研人員自主研發的地面式超級電容 電池混合儲能裝置,已在北京地鐵
-
發表時間:2020年07月13日
天眼查數據顯示,近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新增數條專利信息,其中之一為:一種自動駕駛方法以及裝置,申請日為2018年12月27日,申請公布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