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31日
為向媒體和公眾介紹我國生物育種產業化的進展,引導全社會更好地理解我國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意義,在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指導下,由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07日
棉花研究和育種工作者同樣期待彩棉生物育種可以和抗蟲棉生物育種取得同樣的成功,利用轉基因技術創造出顏色多樣,纖維品質和產量高的彩棉品種
-
發表時間:2021年11月26日
其實轉基因育種技術與傳統育種技術、人工誘變育種技術是一脈相承的,本質都是通過改變作物基因來獲得我們需要的優良性狀,區別只是讓作物獲得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1日
種業發展有哪些問題亟待解決?轉基因技術是否有新的突破?如何打好這場翻身仗?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請鎖定光明網一直播直播間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1日
通過大力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充分激發人才創新活力,用好生物育種技術,讓中國種業趕超世界先進水平。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11日
據《自然》報道,經過10多年的努力,總部位于英國的生物技術公司Oxitec終于通過了監管部門批準,在當地居民和批評家的反對聲中首次在美國佛羅里達群島釋放了其轉基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27日
事實上,我們還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分析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傳統育種種出來的玉米,經常被玉米螟蟲啃食,而被咬過的玉米在下雨后,很容易發生霉變,從而產生強致癌物黃曲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27日
藥物做人體實驗,是因為藥物的作用就是治療疾病,其主要出發點就是讓身患疾病的人回歸健康,同時觀察潛在副作用,因此在實驗倫理上是成立的。驗證食品的安全性,國際上的通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27日
其實,不僅美國消費者愿意選擇吃轉基因食品,美國農民對轉基因作物也是“愛得很”,快來聽聽他們的心聲~當被問及為什么選擇種植轉基因作物時,大多數農民表示抗蟲抗除草劑
-
發表時間:2021年04月27日
再退一步講,如果轉基因作物真的能改變基因,那么我們現在早就應該發現了。你能想到的“危害可能”,評估流程中都考慮到了;你沒想到的“危害可能”,評估流程中也有許多。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29日
轉基因技術的發展,不僅可以滿足社會需要,還可以推動經濟發展,我們應更加理性、科學地去對待。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18日
2020年底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尊重科學、嚴格監管,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通過轉基因重大專項的實施,轉基因生物新品種研發技術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7日
師徒四人走過荊棘嶺附近的鹽堿地,看見今非昔比,竟然種滿了樹木,原來這些樹木都是轉基因抗鹽堿樹,用來改善荊棘嶺土壤的。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22日
22日,針對農業轉基因產業化問題,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在國新辦舉行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布會上表示,繼續本著尊重科學、嚴格監管、依法依規、確保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19日
以生產中的主推品種為基準衡量生物育種水平,鼓勵已獲生產應用安全證書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向優良品種轉育,轉育的品種綜合農藝性狀應不低于當地主推品種。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04日
美國FDA正式批準一種無α-半乳糖的基因修飾豬可用于生產食品和醫藥產品等潛在用途,這是全球首個獲得批準的基因修飾豬產品,也是第五個獲批的基因修飾動物產品,標志著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04日
“超級害蟲”指無法被殺蟲劑殺死的害蟲。有人認為,轉基因作物將會誕生無法處理的 “超級害蟲”。轉基因技術真的會培育出“超級害蟲”嗎?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04日
“放著好好的真肉不吃,吃人造肉做什么?”你肯定有這樣的疑問。其實,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類對肉制品的需求越來越高,隨之快速發展的畜牧業和加工業對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04日
轉基因是生物科學界飽受爭議的技術之一。基因工程技術現已在眾多領域開展應用,尤其在醫學領域被普遍接受,如重組人胰島素、重組疫苗等,已成為治療相關疾病的重要手段。但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04日
為了促進農業發展,在農業競爭中搶占先機,世界大部分國家都高度重視轉基因技術的創新,加大資金投入進行轉基因研究,開發新的轉基因產品。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04日
唐僧受南華寺邀請開壇講經,回來后給徒兒們帶了轉基因番木瓜作為禮物,看看又發生了哪些趣事?
-
發表時間:2021年02月04日
唐僧受南華寺邀請開壇講經,回來后給徒兒們帶了轉基因番木瓜作為禮物,看看又發生了哪些趣事?
-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29日
西游記中,八戒離開高老莊的時候留下一句話:“老豬我還會回來的”。現在,他們回來了,發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呢?
-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29日
西游記中,八戒離開高老莊的時候留下一句話:“老豬我還會回來的”。現在,他們回來了,發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呢?
-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14日
目前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面積占比超過95%,水稻、小麥兩大口糧作物品種100%做到了完全自給。玉米、大豆、生豬等種源立足國內也有保障。目前,我國種子供給是有保障的
-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13日
現代生物技術與公眾的生活越來越緊密,比如轉基因技術,已經在醫學、農業、工業、漁業、環保等各個領域廣泛應用。雖然,公眾對轉基因技術還存在誤解和爭議。但是,從全球來
-
發表時間:2021年01月04日
人類,因獨享智慧一直以來站在生物鏈頂端。但人類真的無敵嗎?“生命科學”網曾評選出世界上十大最危險動物,蚊子居榜首。所謂:“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振翅去,唯
-
發表時間:2020年12月30日
從1982年全球首例轉基因煙草誕生,到1996年轉基因作物開始大規模商業化種植,轉基因技術在科技進步的推動下不斷發展,改變我們的生活。
-
發表時間:2020年12月09日
這種讓小鼠變成真實版“皮卡丘”所用到的關鍵物質叫做綠色熒光蛋白,是當代生物學的重要“標識”工具。
-
發表時間:2020年11月13日
農產品如何打出新天地?轉基因玉米奮斗指南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