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設計師,關于總設計師的所有信息
-
發表時間:2022年03月10日
針對航天飛行工程師、載荷專家何時可以進入中國空間站,周建平表示,神舟十四號和神舟十五號乘組主要還是完成空間站建造階段任務,之后會根據
-
發表時間:2022年03月09日
吳偉仁表示,深空探測是航天領域的一個制高點,無論是從技術難度、規模大小,還是科學貢獻來看,它都處于前沿領域,中國一直大力支持深空探測
-
發表時間:2022年03月09日
關于“嫦娥六號”采樣返回方案,吳偉仁透露說,嫦娥六號初步計劃到月球極區進行采樣返回。
-
發表時間:2021年12月22日
2021年1月30日,我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核電技術、全球第一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福建福清核電5號機組,正式投入商業運行。” 2015年5月,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23日
“假如還有來生,我還要搞導彈”。
-
發表時間:2021年06月18日
6月17日9時22分,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三名航天員送入太空,發射取得圓滿成功。航天員中心航天員系統副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7日
2021年3月22日,中國核潛艇首任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彭士祿走完了96歲的人生。楊朝勇:彭士祿主持了核潛艇核動力裝置方案的論證、主要參數的選擇與計算、重要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24日
5月22日,“祝融號”火星車開始執行我國首次火星任務中最后一個階段的任務——巡視探測。5月22日10時40分,“祝融號”火星車到達火星表面,開始執行我國首次火星
-
發表時間:2021年05月17日
楊宏:天舟二號運上來的是航天員生活補給,我們的維修備件還有科學實驗設備,運送上來的貨物進到里面以后,由航天員安裝到位或者做科學實驗。等天舟二號貨運飛船把糧草供給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24日
你一言我一語,勾勒出記憶的點點滴滴——屬牛的彭士祿,他一生沒有留下豪言壯語,只留下謙虛讓名、實事求是、勇于決策、勤于開拓的印記。
-
發表時間:2021年03月24日
3月22日,《中國科學報》從中國工程院獲悉,中國核潛艇第一任總設計師、核動力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彭士祿因病醫治無效,于22日中午在京逝世,享年96歲?!吨袊茖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