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誘導消費者“惡意投訴”人身險后,金融黑色產業鏈又將矛頭對準信用保證保險。有不法團伙利用部分借款人對信用保證保險的不了解,片面解讀監管政策,將信保產品混淆為“砍頭息”“高利貸”,利用部分借款人喜歡占便宜的心理,鼓動其發起退保退費等惡意投訴。
此類行為侵害了借款人的合法權益,也擾亂了正常金融秩序,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甘肅等多地銀保監局發布風險提示,并鼓勵保險公司聯合司法、公安等部門打擊此類行為。
惡意退保盯上保證險
近期,一些格式類似、口徑雷同的保證險投訴材料出現在了多家保險公司的案頭,投訴理由普遍為“不知情投保”“捆綁銷售”,發起投訴的債務人多出現借款逾期。
原來,有不法團伙利用部分債務人還不上款或不想還款的心理,通過包裝話術,制造假病歷、社區隔離證明,網絡發文抹黑放款機構等手段,威脅保險公司“全額退保”“退一賠三”。
此類團伙有較強的組織性,擁有一定的金融專業知識,打著為借款人維權的幌子,在投訴論壇、微信群、QQ群、短視頻直播網站等平臺,宣傳、誘導借款人讓其代理退保業務,并收取高額的手續費用。
應將保證險保費納入借款成本
參與惡意投訴退保的借款人既有不愿意還款的“老賴”,也有不了解保證險的普通消費者,被不良團伙欺騙、誘導發起退保。對此,甘肅、吉林、遼寧、海南等地銀保監局發布“關于購買個人借款保證保險的消費提示”,幫助借款人正確了解保證險,維護合法權益。
昨日,甘肅銀保監局在提示中明確,個人借款保證保險是由投保人(即借款人)向保險公司購買的一種保險產品,用于投保人(即借款人)不能按照貸款合同約定的期限償還所欠借款時,由保險公司向放款機構賠付借款本息余額。保險公司賠付后,該筆貸款債權并不會消失,只是由放款機構轉移至保險公司繼續進行追償。
“采取購買保證保險方式獲得借款的,借款人容易忽視保證保險的保險責任、繳費方式、繳費金額和繳費期間等關鍵內容,直接將保險合同簽字確認。”甘肅銀保監局提醒,借款人需要注意,投保保證保險后,借款成本中除借款利息,還包括保證保險費,應當在借貸時綜合計算獲取借款資金的綜合成本。
投保個人借款保證保險后,如產生糾紛,借款人應通過正規渠道解決。多地銀保監局表示,對于一些非法機構以牟利為目的,通過電話、短信、網絡平臺等慫恿、誘導消費者委托其代理“全額退保”事宜的,要提高警惕。對于非法機構誘導下進行虛構事實,偽造證據資料等行為,要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避免法律風險。
有業內人士表示,不法團伙打著維權的幌子,讓借款人陷入多重風險:一方面,如在退保過程中產生貸款逾期,借款人可能被列為失信執行人,將在出行、消費及子女上學或就業等方面受到影響;另一方面,退保過程中借款人的個人信息面臨較高的泄露風險,可能被不法團伙用于違規辦理信用卡套現、小額貸款業務等,產生詐騙風險。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