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上午,在鄭州市鄭東新區民生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2歲的女孩甜甜(化名)順利接種了我省首針國產宮頸癌疫苗,標志著備受關注的國產宮頸癌疫苗在河南正式“開打”。
此次上市的國產宮頸癌疫苗是二價疫苗,主要預防HPV16和HPV18這兩種高危型病毒引發的感染,推薦接種人群為9至45歲的女性。其中,9至14歲的女性只需接種兩針,15至45歲的女性需要接種三針。
甜甜的父親劉先生告訴記者,因為家里有親戚患宮頸癌,他和妻子格外關注宮頸癌疫苗的接種問題,“同樣是二價宮頸癌疫苗,進口的一針600多元,國產的一針351元,比進口的便宜了近一半”。
宮頸癌是我國女性第二大高發惡性腫瘤,僅次于乳腺癌,且近年來發病率和死亡率呈現年輕化趨勢。“80%以上的宮頸癌的發生與HPV(人乳頭瘤病毒)持續感染有關,此前上市的主要有二價、四價及九價宮頸癌疫苗,可預防大多數的HPV病毒感染,阻斷由此引發的宮頸病變。”河南省腫瘤醫院婦科主任醫師白惠娟說,此前上市的疫苗均為進口疫苗,價格較為昂貴,且九價疫苗出現過缺貨情況,有接種需求的市民要排隊等待或選擇到外地接種。
國產宮頸癌疫苗于2019年12月30日獲批上市。實驗結果表明,該疫苗采用人體大腸桿菌表達系統,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良好,與進口疫苗具有同等的預防HPV16型、HPV18型相關癌前病變以及持續性感染的效力。
目前,宮頸癌疫苗只能用于預防,相關的治療性疫苗尚在研發過程中。專家提醒,接種疫苗不能取代常規的宮頸癌篩查,也不能取代預防所有可導致宮頸病變的HPV亞型,更不能清除已感染的HPV病毒和治療HPV感染的相關疾病。白惠娟建議,有過性生活的女性每3年進行一次宮頸癌篩查,“只有將接種疫苗和定期篩查相互結合,才能夠有效預防宮頸癌的發生”。(記者 王平)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