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21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4月21日下午3時舉行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情況新聞發布會。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副庭長、一級高級法官王闖表示最高法院知識產權法庭成立后,不斷解決技術類知識產權案件審判周期長的問題,去年技術類知識產權案件二審實體案件平均周期73天。
王闖介紹,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采取繁簡分流,將民事和行政案件協同推進。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在統一審理,能夠通過審理時將民事和行政案件分配在一個合議庭,避免此前民事案件等待行政案件,等待期漫長的問題。
王闖表示,知識法庭采取全國范圍的統籌協調,構建多元化的技術事實查明機制,去年建立了全國的技術調查官的共享機制。此外,王闖介紹,信息化建設對于推動法庭提高審判效率發揮了很大作用。通過知識產權訴訟平臺建設,當事人可以在線提交證據、在線質證、在線詢問、在線開庭、電子送達,提高了審判效率。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知識產權法庭庭長、二級大法官羅東川羅東川強調,原來二審案件分布在全國各高級法院,所以訴訟結果可預期性相對較弱。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作出的裁決是代表最高法院作出的裁決,案件都集中在一個法庭,標準統一,所以質量、效率都有大大提升。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