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元買的“手機”是真的嗎?這套路為何蒙了這么多買家?

        懂懂筆記 2020-06-17 14:05:46

        在二手交易平臺上,花十幾元就能“買到”一臺主流智能旗艦手機,聽著是不是有些魔幻?

        近日多位讀者向懂懂筆記爆料,表示在閑魚上看到有商家宣稱公司緊急清倉大甩賣,商品鏈接標價均為十幾元,而圖片均是主流智能手機:如iPhone 11、華為P30 Pro、小米10、iQoo Neo3……

        估計任何人突然看到這樣的圖片和價格,都會心神恍惚。當然,警惕也會有一些,而這些商家明示:款式隨機,下單就發貨。這一下,決定購機的消費者還會懷疑嗎?

        從交易記錄來看,最近三十天內部分商家賬號的評價已高達幾百條,看來試圖“撿漏”、“賭一把”的消費者不在少數。

        難道,天上又開始掉餡餅了?

        即便清倉甩賣,只花十幾元真的能買到主流智能手機嗎(即便是二手的)?這些商家賣的究竟是什么?他們是在通過什么賺錢?在一番深入了解后,我們發現可笑的套路背后,除了騙術居然還隱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行業困境,真的令人匪夷所思。

        十幾元買的“手機”是什么?

        根據讀者提供的線索,懂懂筆記在閑魚找到了低價清倉的商家。網頁上的鏈接標價僅十幾元,無論商品圖片還是詳情圖片,展示的都是市場價格在三千元以上的主流智能手機。

        在商品詳情里,商家對于商品的描述大致如下:公司清倉低價甩賣,商品一旦發貨,不接受任何理由的退換貨請求。但是,沒有任何“手機”相關的描述內容,只有一些精美圖片能讓消費者聯想到——這些鏈接與名牌手機有關。

        點擊“我想要”后咨詢商家,3個小時內未得到商家任何回復,這擺明了就是你自己賭賭看的架勢。

        為了一探究竟,懂懂筆記花了19.9元拍下商品。在拍下商品之后,商家立馬彈出了發貨的信息,物流顯示待攬收。隨即,懂懂筆記點開這個商家近千條的評價,仔細閱讀后對于這19元的價值基本歸納為——智商稅。

        在近千條評價中,幾乎所有的買家都在罵商家是騙子,收到的商品貨不對版,都是些廉價配件。“圖片里是手機,但收到貨后只有手機的充電線,而且還不是品牌產品。”有買家評論,快件里根本不見手機影子,收到的手機充電線也是不值十元的廉價貨,自己上當受騙了。

        還有買家收到的是劣質手機支架,“這東西別說正常使用,就連完整組裝都無法實現。”連續翻看了大量買家評論后可以了解到,沒有買家收到了鏈接內圖示的手機,快遞來的幾乎都是廉價手機配件。

        一天之后,懂懂筆記也收到了商家寄來的快件。盡管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拆開盒子后依然是哭笑不得:一條黑色的普通有線耳機,沒有任何包裝,只套了個食品塑封口袋。

        仔細觀察之后可以發現,這款耳機的質量相當差。線材松松垮垮,塑料件有很多毛刺。在耳機上、包裝袋上也未發現任何品牌標識、生產廠家標識,顯然這是個三無產品。通過拍照搜索的方式,懂懂筆記在淘寶找到了不少相似款式的耳機,價格僅不到十元。

        “找商家要說法,根本不回,投訴、舉報了也沒有什么作用,只能自己認栽了。”在一位商家的評價頁面里,懂懂筆記看到許多買家的抱怨和投訴,包括向閑魚官方的投訴和舉報信息,都是無法讓相關商品下架。

        尤其讓買家倍感氣憤的是,在大量投訴、舉報之后,這位商家至今沒有得到任何處罰,也沒有一次退款。那么,為何掛羊頭賣狗肉的閑魚商家在遭遇大量投訴、舉報之后,仍會免于處罰?

        或許,我們可以在商品發貨的地點先找找相應的答案。

        數碼福袋新套路——清庫存

        在翻看了自己收到的商品快遞地址之后,懂懂筆記發現,劣質耳機是發自深圳華強北。

        “這樣的耳機,在飛揚的批發價也就三、四塊錢,這個賣家賺了你五倍呢。”

        當懂懂筆記拿著耳機找到相熟的華強北商家阿彬時,他笑得似乎有些合不攏嘴。阿彬表示,類似的耳機、手機架、充電線等數碼“福袋”,早在去年就已經出現在閑魚上了。

        如今一些賣數碼配件福袋的商家,只是改頭換面,換了些新的套路(商品界面)而已。阿彬表示,去年初就有許多商家在閑魚上,以十元左右的價格兜售所謂的“數碼福袋”,表示里面有精品充電寶、藍牙耳機等,但最后發貨的商品幾乎都是廉價數碼配件而已。

        “這招今年不能用了,很多買家都知道不可能抽到所謂的高價值配件了,于是就搞了這個(假鏈接)。”阿彬強調,身邊也有部分商家為了在閑魚上銷售配件,今年初開始更換了新方式,就是在頁面上掛上有手機圖片的“福袋鏈接”,而且這些福袋的價格,也普遍比以往更高。

        雖然鏈接圖片上呈現的是高價手機圖片,但實際發的還是配件,“買家都以為有手機,但實際上還是和之前一樣的劣質配件,其實這都是利用了買家的想當然。”

        阿彬解釋,消費者看到鏈接商品圖片是手機,有些人不管詳情有無相關描述,都會習慣性地認為商家所宣稱的清倉,指的就是手機,于是乎沖動下單。更有一些人的心理就是想賭一把,搏一搏運氣。至于這些商品的詳情描述,都是故意不標注手機相關字眼,因此可以規避平臺的規則。“畢竟十幾元的福袋,有些人會想即便發來的是一部千元機也不虧呀。”

        當然,也有謹慎的買家會因為詳情里沒有具體描述,下單前去找商家咨詢。但商家面對這樣的提問是一概不回的。

        據阿彬了解的情況,這種新的手機鏈接套路比以前的數碼福袋銷量還要猛,投訴也要更加激烈。在他看來,能正常做買賣商家肯定不想背負“騙子”的標簽。“這些賣家之所以出此下策,主要是因為疫情下數碼配件大量滯銷,廠家和經銷商現金流吃緊,為求續命玩的甩庫存新套路。”阿彬說道。

        “其實仔細看看,詳情描述里的甩庫存三個字是真的,但甩的只是手機配件庫存而已,并不是智能手機。”經營手機硅膠殼的阿彬坦言,今年以來手機配件壓貨嚴重,很多經銷商都銷不動產品了。在正常渠道里,這些低端的數碼配件價格基本上在十元左右,而心存叵測的商家就在閑魚里標上十幾元的價格賣“圖片鏈接福袋”,無外乎是為了多蒙一些“智商稅”,快速回本。

        那么,明擺著收智商稅的勾當,為何買家投訴、舉報后總是無果?商家究竟鉆了平臺的哪些空子?

        研透閑魚規則:買家干瞪眼

        “你仔細看看詳情,這么寫消費者能維權嗎?”

        阿彬指著相關商品的詳情說道,在詳情里只有幾張高價值智能手機的圖片,而文字描述里,卻絲毫未提及手機相關內容。

        而且商品的標題,寫的也只是“公司手機清倉”,并未明示買家可以購買到手機。鏈接里面的手機圖片,只是讓買家一廂情愿地產生“錯覺”罷了。

        因此,消費者購買了根本未明示內容的商品,即便有問題,也很難維權。“再說了,在閑魚的規則里,只要明確說明(商品)不退、不換,就很難退款。”阿彬告訴懂懂筆記,在他做閑魚的經驗中,只要在詳情中說明“商品一旦售出不退換”,除非真的貨不對版或出現嚴重質量問題,否則買家都很難舉證和投訴。

        關鍵是,買家購買的商品是完全沒有任何細節描述、內容未知的福袋。而福袋商品默認的,就是消費者買的是“未知商品”。

        “難道賭博賭輸了,還能找坐莊的去要錢嗎。肯定不行的,福袋也是如此。”阿彬旁邊柜臺的另一位數碼商家小鄭也表示,他認識幾個做這種數碼福袋的商家,基本山都是在想盡一切辦法規避各個平臺政策,對投訴和咒罵毫不在意。

        無論是之前的福袋,還是今年的新福袋,背后的商家在上架商品之前都仔細研究、琢磨過閑魚平臺的規則。通過一些小漏洞,他們在細節上盡量規避了用戶投訴、舉報的有利條件,“即便買家真的舉報成功,商家也只是失去了一個賬號,還是可以解綁后另行注冊的。”

        除此之外,小鄭還透露,今年這些商家的目的與去年完全不同。去年做數碼配件福袋,商家一方面是為了減輕庫存壓力,同時也在培養閑魚賬號銷售的權重。哪怕有個別買家差評,數量也不會太有多。“一旦他們的賬號權重上升了,商家就可以將賬號用于銷售其它商品,比如手機。”

        養了一年的賬號,這些賣家的搜索權重、影響力、信任度都會有所增加,同時也提高了成交的可能,“而今年部分賣家就是純粹為了清庫存,迅速拿回現金流。”

        小鄭指著其中一位商家的評價告訴懂懂筆記,所有評價都在罵商家賣假貨,這樣的賬號即便權重再高,也很難銷售出去商品,銷量甚至還不如新開的閑魚號,“其實要不是買家貪上心頭,仔細先看看評論,怎么可能還會在這些網店下單。”

        阿彬對此也坦言,實際上這樣的賬號只能做一次性買賣,一旦被查被封,只能丟棄不管。當然,商家會再去換個新賬號。至于消費者,尤其是被數碼福袋坑騙過的買家,未來可能又要面對新的福袋套路、新的商家賬號,開始新的上當過程。

        【結束語】

        顯然,貪念真的害人。貪念讓消費者忘記查看應查的信息,進而在上當的路上“重蹈覆轍”。同時,我們也不禁要問,是什么樣的原因導致這么多人一次一次被商家收取智商稅?

        任何有理智的普通人應該都知道,花十幾元購買主流旗艦手機是天方夜譚。至于成百上千的消費者購買了這種數碼福袋之后,在評價區鋪天蓋地的咒罵都未能阻擋新的買家“飛蛾投火”,個中原因就要仔細琢磨了。

        關鍵詞: 咸魚 福袋 手機 套路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