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藏糧于技慶豐收

        光明網 2020-09-22 09:27:24

        2020年是個豐收之年,但豐收來之不易。面對突襲而至的新冠疫情,我們一邊做好疫情防控,一邊推進糧食生產;面對來勢洶洶的洪澇災害,我們眾志成城全力抗洪,搶種補種打好糧食生產“保衛戰”。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夏糧生產再獲豐收,總產量14281萬噸,比上年增加121萬噸,增長0.9%,夏糧“成績”創歷史新高。

        秋糧占我國全年糧食比重的四分之三,是全年糧食生產重中之重。從生產看,秋糧種植面積穩中有增,目前長勢總體正常,如后期不發生大的自然災害,各地加強田間管護,仍將是一個豐收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卑橹S收的喜悅,中國農民正攜手走在擺脫貧困的路上,與全國人們一起邁向全面小康社會。這背后,農業科技的進步成為重要支撐力量。

        超級稻畝產突破1000公斤大關,促進全國水稻單產和總產實現歷史性突破;綠色發展技術集成模式讓馬鈴薯平均畝產達3200公斤,比普通滴灌畝增產16.36%,化肥施用量減少20%,經濟效益增加15%以上;“稻-鱔-蟾復合種養模式”比單一水稻模式增效3倍;耐密高產廣適玉米新品種累計推廣超1億畝增收糧食53.1億公斤,實現抗逆和耐密性的協同改良,社會經濟效益顯著。

        草地貪夜蛾防控科研攻關為“蟲口奪糧”提供關鍵支撐;“優薯計劃”可為我國每年節省1000萬畝種薯繁育用地;“中麥578”平均畝產841.5公斤創黃淮麥區高產紀錄;麥茬大豆免耕覆秸精播助力產區平均畝產達313.4公斤;小麥-玉米輪作高效施肥技術每畝可節肥40元以上……“十三五”期間,我國的農業科技工作者不斷開拓創新,推進“藏糧于技”科研攻關,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助力農民實現豐收。

        在這秋分時節,全國處處五谷豐登、瓜果飄香,讓我們和廣大農民一起,共同慶祝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分享喜悅。

        出品: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農學會 光明網

        關鍵詞: 豐收節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