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中小企業發展,蘇州稅務部門與銀行金融機構深入推進“銀稅互動”,拓展互動范圍,創新合作形式,幫助中小企業以“信”換“貸”,緩解企業資金短缺難題。
“最近受疫情影響,公司回款遇到障礙,經營生產急需一筆流動資金,但是我們公司成立時間不長,沒有房地產可抵押,每天我們都如坐針氈。”位于吳江區震澤鎮的梅賽德斯電梯(蘇州)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和銷售電梯零配件的小微企業,回憶起前期的艱難,企業負責人劉淑君不禁感慨。
在了解到企業情況后,稅務部門和銀行金融機構結合其納稅信用級別情況,向企業“量身”推薦了“企業稅融通”,劉淑君通過手機銀行自助申請,短短幾分鐘便獲批授信額度200萬元。“沒想到誠信納稅能‘換錢’,這200萬元解了企業燃眉之急,信用是金真是太對了!”成功申請到“企業稅融通”的劉淑君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為方便企業足不出戶申請貸款,蘇州稅務部門與銀行金融機構合作推出的“稅融通”無須擔保,依托其線上系統,納稅人最快一小時即可走完“申請、簽約、提款”流程,且系統自動審批、款項實時到賬,真正給納稅人帶來“及時雨”般的安心體驗。
“銀稅互動”作為企業納稅信用與融資信用之間的橋梁,在復工復產的關鍵時刻,為逆勢而上的小微企業送去了“解渴”資金“活水”。“讓我想不到的是,僅憑誠信納稅記錄,企業當天就申請到賬貸款50萬元,納稅信用真是塊‘金字招牌’!”原材料采購資金有了著落,蘇州康寧紡織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王方榮非常激動。康寧紡織是一家從事織布紡織的小微企業,受全球疫情影響,公司原材料采購和成品銷售受到接連沖擊,企業負責人王方榮為資金周轉問題急得焦頭爛額。關鍵時刻,公司的A級納稅信用等級派上了用場,稅務部門通過與銀行共享納稅信用評價結果,將企業的納稅信用轉化為融資信用,“以信授信”為企業緩解資金難題。
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特別是保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生存發展,必須加大金融支持。稅務部門攜手銀行金融機構將納稅信用變成“真金白銀”,更好地破解了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范冬艷 蘇吉賦)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