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聯物智風勁楊帆——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創新應用報告》解讀

        東方網 2020-10-22 15:47:17

        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快速發展,應用成效凸顯。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以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近三年征集的全國近1300個工業互聯網平臺及解決方案實例為樣本,以200多個重點案例為研究對象,編寫完成《數聯物智風勁揚帆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創新應用報告》。報告根據整體+局部歷史+當下、共性+特性”的研究思路,按照發展篇、戰疫篇、案例篇三部分總結三年發展、梳理當年亮點、詳述應用實例。

        發展篇將三年的落地實踐進行收集整理,選出13個應用場景、10個主要應用行業和應用最多的7項新技術,將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落地應用進行可視化展示,形成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圖譜APPv1.0,基于圖譜對“平臺+場景”、“平臺+行業”、“平臺+技術”等“平臺+”生態體系進行深度分析。研究發現:

        觀點1: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實現從政府引導、頭部企業引領到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科技初創企業富集的轉變,3年來,民營企業占比從不到半數增長到70%,中小企業占比從僅占1/3增長到74%,科技初創企業也在近年來異軍突起占比達到56%。

        觀點2:供給能力結構來看,數據集成和智能分析能力整體優勢較明顯,平臺化發展較好的服務商更關注工業資源連接和工業經驗沉淀能力,大中小服務商采取不同安全策略。

        觀點3:平臺推廣方面,大部分服務商通常選擇多種推廣模式組合,既延續傳統推廣渠道,同時也探索創新模式,65%的服務商認同“試點探索-標桿引領-規模推廣”路徑。

        觀點4:價值成效方面,解決方案在推動企業集約降本成效最為顯著,協同提效和模式創新方面作用顯著。

        觀點5:應用場景從單點應用到協同集成。設備資產管理是規模應用最多的場景,而面向細分領域、滿足多場景需求的“平臺開發+集成應用”模式逐步形成。

        觀點6:新技術融合從試點探索到規模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邊緣計算應用場景最廣泛,5G、區塊鏈、數字孿生和AR/VR在少數特定場景中實現復制推廣。新技術組合逐漸增多,如“5G+人工智能”降低質檢誤差,“數字孿生+AR/VR”減少設備運維經驗依賴。

        觀點7:行業深耕從少數先行到各具特點。機械和交通設備制造行業在推廣范圍和應用深度均領先其他行業,并進一步實現產業協同和服務增值;鋼鐵行業解決方案以供應鏈為切入點,探索產能預售等供應鏈服務新模式;紡織服裝行業按需定制解決方案創新性較強;電子行業柔性生產解決方案滿足產品少量多批次需求。

        戰疫篇基于2020年全國360個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在日常狀態,短周期、靈活部署的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成為賦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途徑;在特殊情況,工業互聯網分擔了工業企業平戰調整的轉化成本,幫助制造業提升供應鏈彈性、增加生產制造柔性、提高快速響應速度的作用明顯。

        觀點8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通過保生產、保設備、保人員助力產能恢復,其中關鍵設備遠程運維占比29%,保障生產設備穩定運行成為發揮作用最大、企業需求最迫切的解決方案。

        觀點9: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為制造企業鑄造一道防護墻,幫助電力、石化、鋼鐵、建材、機械、電子等供應鏈快速恢復的同時,幫助應急物資供應鏈柔性調整,并發揮平臺效應穩定上下游的中小企業。

        觀點10: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具備跨界防疫的獨到優勢,能夠支撐醫療物資、設備、設施快速穩定生產提供服務保障,并提供大數據+疫情篩查、人工智能+病毒預測、醫療設備聯網協同等解決方案。

        案例篇基于66個典型防疫復工解決方案,按照復產、穩鏈、防疫三大方向,梳理解決方案幫助工業企業應對疫情沖擊的主要做法、價值成效,以及推廣空間。(一鳴)

        關鍵詞: 互聯網 創新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