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金龍魚新米節啟航 共建大米健康安全品質

        光明網 2020-10-22 18:17:48

        光明網訊10月19日,第一屆金龍魚新米節在益海嘉里盤錦生態基地拉開序幕。金色的稻田載滿了豐收的喜悅,向廣大消費群體傳遞來自生態種植基地剛收割的新米香氣,邀請大家一同體驗嘗鮮,共享豐收的喜悅及新米上市的美味享受。

        多措并舉 守護糧食品質安全

        保護糧食能源安全是國務院“六保”措施的重要內容之一,民以食為天,面對各種新情況新形勢,我們總是有信心、有底氣,成功應對風險挑戰,一大原因就是手里有糧,心中不慌。益海嘉里作為糧油行業的大型企業,不僅促生產,保供應,研發推廣不同種類的農糧類產品,也一直以糧食安全守護每一個家庭健康為己任

        通過訂單農業的方式,益海嘉里在全國多個優質糧食產區比如黑龍江五常、遼寧盤錦、密山、吉林、江蘇鹽城、江西鄱陽湖畔等都建立了自己的金龍魚原糧基地。這種訂單農業模式,主要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可以保障從選種、田間管理、收割、生產、運輸等各個環節實現規模化、標準化,保障金龍魚大米的原糧品質及安全。依托盤錦基地特色的生態種植模式,本次金龍魚新米節在盤錦拉開帷幕。金龍魚盤錦基地,主要采用“蟹稻共生”的生態種植模式,這與金龍魚在五常的“鴨稻共生”、湖北的“蝦稻共生”模式類似,都是利用自然系統動植物間互利共生的關系,形成具有代表性的生態種植模式。在稻蟹種養的環境內,蟹能清除田中的雜草,吃掉害蟲,排泄物可以肥田,促進水稻生長;而水稻又為河蟹的生長提供豐富的天然餌料和良好的棲息條件,互惠互利,形成良性的生態循環。為了保障螃蟹的正常生長,需要要更加嚴格的控制農藥的使用,自然而然的使得每一粒稻谷都是純天然且無污染的。

        與南方水稻略有不同,北方的水稻種植一般只在5月左右栽種,10月進行收割,一般是“一季收全年”。受夏季高溫高濕的氣候情況影響,益海嘉里對于原糧的儲存環節也格外注重。為了保障大米的安全與品質,益海嘉里金龍魚在原糧儲藏、生產環節,通過“四低”模式進行管控。首先是儲存溫度低,保障原糧儲存溫度基本不會超過20度,;第二是低溫烘干,即使在原糧烘干水分的過程也要注重控制溫度,通過梯度降水,既能烘干水分也不會使得溫度過高,造成水稻品質損傷;第三是低溫加工,在整個加工環節都嚴格控制車間溫度,保障加工過程大米成品的品質;第四是成品大米低氧保鮮,通過真空或者充二氧化碳的方式進行,減少氧氣含量,降低活性,從而保障大米的安全與品質。

        水稻循環經濟 “吃干榨盡”每粒稻谷

        益海嘉里盤錦工廠還配有米糠油廠、稻殼發電廠、米糠蠟生產車間、白炭黑生產車間,是一個完全圍繞稻谷加工,將稻谷進行吃干榨盡的工廠,這也正是益海嘉里水稻循環經濟模式。該模式在2009年榮獲中國糧油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也曾在“第二屆ICC亞太區國際糧食科技大會”上獲得由ICC特別頒發的“科技創新獎”。據了解,這種模式使水稻廢副產品得以充分利用,可延伸加工30多種高附加值產品。

        益海嘉里米業事業部技術專家推算,如果全國2億噸水稻產生的稻殼替代煤炭燃燒,全國每年可節省煤炭約2600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30多萬噸;如果米糠榨油技術能在全行業推廣,每年可為國家增加油脂供應230萬噸,若換算成大豆,則節省1.1億畝左右的種植土地。此外,從稻殼燃燒后的稻殼灰中提取白炭黑,又可作為替代礦砂白炭黑生產綠色輪胎的可再生重要原料。米糠榨油不僅生產營養豐富的高端稻米油,還可以繼續提煉卵磷脂、肌醇、甾醇、谷維素、香蘭素等產品,廣泛應用于食品、化妝品等行業。

        在剛過去的第40個國際糧食日中,世界范圍內都進行了主題為“齊成長、同繁榮、共持續,行動造就未來”宣傳教育活動,糧食安全、愛糧節糧成為大米行業及廣大消費者的共同目標。益海嘉里水稻循環經濟模式正是對這一目標的深度踐行。除此之外,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大米加工的“白、透、亮”的風氣,使得稻米的碾磨過深,造成過度加工的惡性循環,益海嘉里金龍魚也希望通過新米節的活動,向市場及消費者宣導適度加工的生產理念并進行積極的實踐,在保留大米營養及口感的同時,還能夠減少資源浪費,為行業樹立一個表率作用。

        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能夠發揮其自身特色,依托市場環境,更直接的把握糧食的安全與品質,是國家政策宏觀調控的有力補充。益海嘉里作為行業大型企業,通過舉辦本次新米節,不僅向消費者傳遞著來自稻田新米的香氣,也同時在呼吁廣大消費群體一起愛糧節糧,共同守護糧食安全。(趙清建)

        關鍵詞: 金龍魚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