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2020年第十七屆京臺青年科學家論壇在北京揭開序幕。本屆論壇作為2020年北京科技交流學術月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擴大學術學會交流,深化科創科普融合,促進兩岸青年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共同發展。論壇聚焦智慧測繪、智慧農業、防災減災、能源互聯網、建筑遺產保護、科學傳播、創新創業等領域,以研討、路演、培訓、競賽、論文等形式,通過“線下+線上”的方式開展充分交流。
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常務副主席司馬紅,中國科協交流部副部長王慶林,北京市科協副主席田文,河北省科協副主席許順斗,北京市氣象局一級巡視員王迎春,臺灣智慧農業發展協會副理事長祁忠瑞等出席開幕會議,來自京津冀和臺灣地區的科學家、青年學者、企業家代表等參會。
司馬紅在開幕致辭中表示,京臺青年科學家論壇是兩岸民間科技交流的重要平臺,已成為連接兩岸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北京市科協將繼續攜手京津冀和臺灣地區各兄弟單位,為兩岸青年科技工作者加強交流、合作,搭建更好的平臺,助力更多臺灣青年在北京追夢、筑夢、圓夢,推進兩岸擴大民間交流,促進協同融合發展。
臺灣中華文經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王正典,臺灣財團法人消防教育學術研究基金會董事長蕭文億,臺灣測量工程學會理事長崔國強,臺灣中華青年企業家協會秘書長張明振等在線出席并發來視頻致辭。王正典表示“瘟疫當前,科技是了解病毒樣態、研發疫苗的重要手段。北京市科協長期以來推廣科普教育,推動科技人才培育,我們作為合作伙伴雖不能親臨現場但是科技讓我們之間情誼不斷。”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北京市科協副主席薛其坤,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科協常委、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首席專家趙春江以視頻方式致辭。科學家們希望兩岸青年科技工作者們勇于鉆研、提高本領,團結一致、攜手向前,服務社會發展,增進人類福祉。
論壇邀請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青年科學家社會責任聯盟理事長鄭永春,臺灣健行科技大學應用空間資訊系教授張嘉強,活動行 & Even Token創始人謝耀輝,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醫師、第十八屆北京青年學術演講比賽一等獎獲得者趙晨,清華大學電機系長聘副教授、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獲得者郭慶來等,分別圍繞天文、測繪、醫療、能源等,和與會嘉賓開展充分的溝通交流。
京臺青年科學家論壇自2004年成功舉辦以來,為京臺兩地科技類學術團體、行業協會及其所聯系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共建了長期有效的溝通交流平臺。今年雖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論壇仍然以“線上+線下”的形式舉行,吸引兩岸科技工作者和青年科技人才積極參與,推動兩岸民間建立互利互信的實質交流。(涂子怡)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