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雙心同治”的智慧果

        光明網 2020-10-27 12:09:54

        本期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副院長 心內科主任醫師 趙海濱

        傳說,佛教始祖釋迦牟尼由于吃了香蕉而獲得了智慧,因而被譽為“智慧之果”。那這“智慧之果”與中醫“雙心同治”理論有何聯系呢?人有一心,又何來“雙心”呢?

        這個說法來源于《黃帝內經》對心的認識,古人認為心有兩大功能:一是心主血脈,也就是說全身血管內血液的運行與心的功能有密切關系,二是心藏神,或心主神明。而神明的功能源于于心主血脈,沒有心主血脈,何來神明。正是血脈和神明與心臟的這種密切關系,使得古人在治療與心臟有關的疾病時,往往血脈與神明同樣被重視。治療心臟病變主要治法有益氣養心,活血通絡,寧心安神等。

        中醫雙心同治就是體現在治療心臟病變的同時特別重視結合寧心安神一法。達到既解決心臟本身的問題,又達到安神定志,解決因疾病引起的焦慮情緒,恐懼情緒等問題,使藥物發揮更好的療效。

        臨床實踐表明,該方法確實可以提高臨床療效,這其中的道理很簡單:精神心理狀態對心臟疾病產生明顯影響,而心臟病又可以導致精神心理的狀態改變,即“血脈之心”與“神明之心”雙心一體,生理相依,病理互損,雙心為病。

        現代研究表明,香蕉的營養非常豐富,每百克果肉中含蛋白質1.2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19.5克,粗纖維0.9克,鈣9毫克,磷31毫克,鐵0.6毫克,還含有胡蘿卜素、硫胺素、煙酸、維生素C、維生素E及豐富的微量元素鉀等。

        香蕉富含豐富的鉀和鎂,因此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當體內缺鉀時,會發生心律不齊、心動過速、血壓下降等情況,一根香蕉含鉀約400亳克,鉀可保持正常心肌收縮的協調作用,能使神經肌肉興奮性維持常態,使心肌收縮與舒張功能協調,從而起到維持血壓穩定和預防心血管疾病之功效。

        現代研究證實,香蕉含有的泛酸等成分是人體的“開心激素”,能減輕心理壓力,緩和緊張的情緒,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疲勞,解除憂郁。香蕉在人體內還能幫助大腦制造一種化學成分—血清素,這種物質能刺激神經系統,給人帶來歡樂、平靜及瞌睡的信號,可以用香蕉治療抑郁和情緒不安。因此,香蕉又被稱為“快樂食品”。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規律治療的基礎上可以適量食用香蕉,這與中醫“雙心同治”的理論不謀而合,既解決了患者心臟本身的疾患,又解決了因疾病引起的情緒問題。希望最符合營養標準的水果-香蕉能為您的臉上增添笑容,果真可以,開心起來!

        香蕉益處雖多,但其味甘性寒,可清熱潤腸,故脾胃虛寒、胃痛、腹瀉者應少食,胃酸過多者不宜食用。另外香蕉屬于含糖食物,糖尿病人需在血糖控制穩定下食用,不宜多吃,如果實在喜歡吃香蕉,建議您結合運動進行調節。

        關鍵詞: 香蕉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