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點再獲C輪融資加持背后:成立五年三次踏準風口

        大眾網 2020-11-02 13:18:39

        在雙循環下,消費已成為穩定我國經濟增長的壓艙石,隨著“新基建”推動各行各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以多點Dmall為代表的數字零售方案提供商將會為經濟發展帶來新動力。

        10月30日,多點宣布日前已經完成28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此輪融資由興投資本(興業銀行集團旗下股權投資平臺)、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以下簡稱“國調基金”)聯合領投,恒安國際、聯想創投、福田引導基金、天雅資本等跟投,老股東騰訊、IDG資本、招銀國際跟投。

        多點Dmall新一輪融資落地,獲得包括騰訊等在內的資本青睞背后,在于其在過去的五年多時間內一直精準把握風口:從行業中首提“分布式電商”,到領先行業提出到店到家一體化,再到近幾年著力推動、行業首提的數字零售、零售聯合云,把脈零售發展同時也在持續探索的腳步。

        就如同物美創始人、多點Dmall董事長張文中所說,商超和零售企業的數字化和回歸商業本質都還在探索中,現在很難說哪一條道路就能夠是終極之戰,終極的道路。如今,在新一輪融資助力下,多點Dmall又將會駛向何處?

        浪潮下另辟蹊徑 2015首提“分布式電商

        在多點Dmall成立之前,中國的電商市場已經初具規模。

        騰訊入股京東、京東及阿里相繼在美上市——2014年注定是中國電商發展史上繞不過去的一年。就是在這一年,面對電商洶涌浪潮,張文中也在思考物美面臨的挑戰以及未來零售業究竟該如何走。在他看來,傳統零售商有三大類,要么抱怨電商的打壓,要么假裝跟自己沒關系,要么研究中央電商模式。

        對于中央電商路線,技術派出身的張文中有不同的看法。張文中認為,中央電商模式燒錢,并且與門店割裂,“像貼了一張皮”,跟真正的中央電商相比沒有優勢。結合在斯坦福求學期間對分布式系統的研究,他在行業中首先提出了分布式電商概念,并在2015年成立了“分布式電商”——多點Dmall。

        對于分布式電商的本質,張文中認為,傳統零售企業有很多網點,任何一個物理的門店和周圍的消費者都建立了緊密的聯系:買菜,買日用品,吃飯、洗衣服,甚至兒童教育等等,對于這些生活需求的滿足,需要在線上建立一個對應點,到店到家的全場景服務都用一個APP來滿足,并且讓傳統零售能掌握自己的流量,幫助傳統零售商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

        按照張文中說,他成立多點的初衷,就是希望讓零售企業抱團有一個共同的平臺,低成本、高效率地實現線上線下的一體化。

        相比中央電商,分布式電商以“自營+平臺”模式打天下,在零售業線上線下擴張上更具彈性和生命力。

        經過5年多驗證,分布式電商模式在中國零售市場獲得成功。就如同張文中所說:“多點可以說誕生于一個非常關鍵的歷史時刻,而且應該講是恰逢其時。在2014年多點就在探討,如何為零售企業擁抱數字化賦能。2015年上半年就推出了APP,開始和零售企業進行合作,而且一路前行,穩中求進,到目前為止多點已經和120個零售企業全面合作,為13000多家商場賦能,成為合作伙伴,多點的用戶達到1.5億,最近也是發展比較快。它已經成為零售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領頭羊。”

        零售O2O樣本:領先行業提出到店到家一體化

        對于多點Dmall而言,在行業中首提分布式電商概念,也為近年來在O2O領域的地位奠定埋下伏筆。

        2013年,當移動互聯浪潮席卷各行各業,O2O已然成為線上線下企業要登上的同一條轉型大船。如果說2014年是O2O爆發元年,2015年則是行業擠泡沫——商業模式明晰成型的一年。就是從2015年以來,包括生鮮零售等在內的本地O2O逐漸演化為到店、到家兩種模式。

        這兩種模式各有千秋:到店O2O側重于商戶賦能,聚焦店鋪服務交付場景,到家O2O則更側重用戶服務,關鍵環節是商品配送和服務交付。但從2015年開始創立多點,張文中就選擇了第三條路——到店到家一體化。

        在張文中看來,未來零售一定是要同時重視到店、到家模式,具備全渠道的能力。區分線上用戶和線下用戶根本沒有意義。

        無論到店還是到家,張文中認為,關鍵是要實現一體化,而不是簡單給傳統零售增加一個線上渠道。所以多點為傳統零售提供了一個零售業操作中臺Dmall OS,對于商家而言,通過幾百個系統讓線上線下會員、商品、供應鏈、促銷和價格、日常管理、庫存的統一,做到零售各環節的數字化、一體化,最根本的是底層信息數據系統、人工智能支持系統的統一。

        對于用戶而言,只要打開多點APP,使用場景就能被智能識別,啟動APP即可自動識別用戶是否在店內:定位在店內就直接打開線下場景對應頁面;不在店內直接打開線上場景頁面。

        經過2020年的一場疫情,零售業對數字化、對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共識已經越來越高。經過5年深耕,在到家到店一體化模式的發展中,多點Dmall已經成為市場上最重要的推動力量。

        當前,在零售行業形成的最新共識是,受疫情影響生鮮到家模式迎來爆發,未來,到店到家一體化結合將成為主流模式,零售鏈條上各環節數字化程度的高低,將決定生鮮電商市場未來的走勢。

        首提零售聯合云2B2C模式助力數字零售發展

        既然實體零售數字化已成共識,究竟如何轉型至關重要。張文中在10月30日舉行的消博會上指出:“零售企業要活下去,必須對自己的系統進行全面的改造升級,這個系統的本質就是數字化時代的系統去替代過去IT時代的系統。如果不做數字化的徹底改造,用老的系統加上新的系統,新的系統只完成一部分消費者的需求,比如到家需求,企業就不可能真正讓消費者的生活達到最簡單、達到最高效。”

        但并非所有的實體零售都必須不計成本投入數字底層系統的構建。張文中指出,零售業的難題是每個企業自己單打獨斗很難克服的,比如大家都希望有一個獨立的APP,但獨立的APP需要找第三者開發,需要有人維護,也不一定達到比較高的水準,如果自己開發可能更艱難,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是如果和多點合作,多點能夠幫助零售企業推出去,能夠實現多點和零售企業的聯合發展。一方面讓零售企業自己能夠運營用戶、商品、商場,另一方面在需要聯合的時候大家可以按事先設定的規則進行利益分配,形成互聯網時代所獨有的,在數字化的基礎上按照每一個人、每一個單位、每一個企業貢獻分享利潤新格局。”張文中說。

        在北京消博會上,多點Dmall發布了最新的“零售聯合云”戰略,以數字零售操作系統Dmall OS和MiniOS等為基礎,疊加O2O到家服務、廣告營銷等增值服務,幫助實體零售實現全面數字化。

        “零售要活得更好,就必須抱團取暖,擁有可信賴的數字化合作伙伴,擁有一個共同的平臺。”在張文中看來,零售聯合云,是把零售企業擁抱數字化的全面需求承擔過來,助力低成本高效率地實現到家到店一體化。

        要創造實體零售的“共享底層系統”,多點領先行業推出了助力B服務C模式,助力B端商家服務C端消費者,通過自主研發的數字零售操作系統Dmall OS重構零售“人貨場”,為零售企業提供完整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在零售行業人士看來,選擇平臺合作,商超數字化路徑成本最低。和多點合作的商超,前期投極少,復用門店人員、復用原有場地、設施。商超總部招少量工作人員即可,少量的一些PDA、電腦、打印機等辦公資產嫁接,就可以開展業務;門店端的自助收銀等設備,自由購核銷設備都由多點免費提供;多點只收取少量的平臺扣點。到家業務的傭金相對大多數平臺都是低的。而多點App的拉新、促銷等業務推廣目前也以多點投入為主,商超只要支付內部員工用工成本和小比重的促銷費用。

        經過多年深耕,多點重構傳統零售已有了一系列優秀范例。“物美現在APP銷售量已經到了80%,麥德龍在北京和上海先后推廣APP也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很快達到了30%、40%。”張文中舉例強調稱,一個企業APP銷售的占比,決定了數字化的水平,決定了企業和顧客的關系是不是在數字化的基礎上重新緊密的連接起來。

        張文中對多點有很大的期許。他指出,多點有很大的歷史使命,因為中國零售市場很大,多點會聯合更多的企業。

        “當然多點承擔的歷史使命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使命——零售業的轉型改造很多都是‘臟活、累活’,不是今天搞一下,明天就馬上成功的。但是多點人有非常清楚的一個未來觀:只要堅定不移地做下去,多點一定會成功,而且還會大成功。”張文中說,我們希望再兩年,再四年,多點會有更大的發展。

        在過去的五年,多點持續踏準行業風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洞察中國零售的未來,多點是一個重要的研究窗口。(尹雪雪)

        關鍵詞: MiniOS Dma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