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芥末堆舉辦的GET2020教育科技大會在北京舉辦,來自海內外的教育行業專家及從業者們從自身實際出發,并結合疫情帶來的影響,暢談了教育各細分領域的信心重塑與未來發展趨勢。小鵝通聯合創始人兼COO樊曉星發表了《小鵝通如何幫助教育機構搭上私域運營的快車》主題演講。
怎樣做大家的共享CTO?
樊曉星表示,小鵝通一直把自己定義為大家的共享CTO,一直只專注于做一件事情。“小鵝通每一個微小的變化都是源于對不同客戶的底層需求進行變動,從而為客戶的C端學員提供更加符合今天社交化、輕量化,包括后續的系統化、圈層化的一系列市場及用戶需求。”
成為大家共享的CTO,這是小鵝通一直在踐行的理念。樊曉星認為,不管是品牌、學員用戶、課程,這些完全都是歸屬于客戶自身的,小鵝通只是做了管家協同的角色。
樊曉星認為,“不是小鵝通幫助教育機構,而是教育機構幫助了小鵝通。”小鵝通和各用戶之間不單單是甲乙方的關系,更多是在互相探討、研究行業,探索教育機構未來的發展方向,挖掘教育機構真正的需求。
在她看來,“速度、技術、自己的”在小鵝通成長軌跡中是無法被分割的,三者之間應該是相互促進。
對于教育機構來講,“觸網”只是拿到了數字化的入場券。之于小鵝通亦是如此,在微信等生態基礎上,為每一個組織打造專屬的知識服務平臺,只是服務開始的第一步。
如何破除“數據孤島”?
“數據孤島”是任何一個線下行業“觸網”都避免不了的問題,教育機構也是如此。樊曉星提到,很多教育機構的招生引流、獲客、教務管理系統等一系列的數據都分散在不同工具平臺上。這導致了教育機構底層的學員管理系統出現四分五裂的現象,多年的運營數據并未沉淀下來。
破除教育機構“數據孤島”的方向在哪里?小鵝通的切入點是“學員管理系統”,用最底層的學員管理系統,解決從最前端的品牌營銷到中間的商業變現再到最終的用戶運營,打通每一個用戶從公域流量到私域矩陣的整條路徑,實現真正的一站式管理。
整條路徑的實現需要技術和客戶需求的共同配合。例如,用小鵝通的學員管理系統的前提是對小鵝通對自己本身的定位。
“因為我們在長期做產品的思路,我們都是有需求再去做具體的產品。”樊曉星提到,數字化的工具,這就是小鵝通的定位。在公域與私域流量并存的商業現狀里,這個工具幫助大家重新構建每一個組織跟用戶之間的連接方式。
據介紹,小鵝通目前有1000多名員工,但內部組織關系始終非常扁平化,小單元的敏捷反應幫助我們在每一個時段都能夠已最快速度把研發需求實現。
什么是好的客戶服務?
“前端客戶的需求其實是非常繁雜的。”樊曉星說,教學是機構和學校的主要任務,然而組織教學、招生、財務等每一項都是復雜的組織過程,這每一個環節都會大量分散老師們的注意力,對于企業服務的企業來說,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幫助老師們從這些瑣碎的事物中解脫出來,從而專注于教學本身。
為此小鵝通做了一系列延伸功能,幫助教育機構更好的服務家長、老師、員工。在小鵝通的服務體系里,對于每一個客戶都提供1V1式的陪伴式服務,專屬的管家會進行全程的運營指導,包括工作日以及周末陪伴客戶進行一系列的經驗復用、工具使用教學、后續運營上的具體操作以及幫助等。
樊曉星介紹到,目前我們的團隊仍然保持所有的一線人員,包括管理層,需要進行大量走訪客戶,以最終的客戶需求為溝通語言。
“只有不斷的走訪了解才能夠知道客戶對于我們產品功能的使用程度。以及客戶的新需求是否可以跟小鵝通此前知識付費的那套體系想結合。”
樊曉星表示,小鵝通不止關心商家是否使用小鵝通,也會關心最終的運營效果,所以今年加大了在服務方面的能力和投入,通過給客戶提供專屬的陪伴式服務體驗,從產品運用到運營建議包括案例分享給到用戶全方位的運營支持,力求讓用戶能夠獲得全生命周期的助力,更有機會獲得線上運營的增長與成功。(金言)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