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沿海海平面呈加速上升趨勢

        央視新聞 2020-12-30 13:32:44

        原標題:全球海表溫度上升趨勢明顯 我國沿海海平面呈加速上升趨勢

        近日,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基于海洋觀測網及相關數據,編制完成了《中國氣候變化海洋藍皮書(2020)》(以下簡稱《藍皮書》),公布了全球、中國近海關鍵海洋要素的最新監測信息。

        2019年全球平均海平面較2018年高8.5毫米

        《藍皮書》顯示,1870—2019年,全球平均海表溫度上升趨勢明顯 ,過去十年(2010—2019年)平均值高于1870年以來的任何一個十年,2019年比常年(1981—2010年,下同)高0.27℃。1955—2019年,全球0—700米海洋熱含量增長速率為3.1×1022焦耳/10年~3.8×1022焦耳/10年。2019年,全球0—700米海洋平均熱含量達到歷史新高。1750—2018年,全球70%洋盆中海洋表層pH均不同程度下降,平均下降速率為0.018/10年。

        1993—2019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率約為3.2毫米/年。2019年,全球平均海平面較2018年高8.5毫米,處于有衛星觀測記錄以來的最高位。

        1979—2019年,北極海冰范圍呈顯著減小趨勢 ,3月和9月減小速率分別約為4萬平方千米/年和8萬平方千米/年;南極海冰范圍變化趨勢總體不顯著,2016年以來海冰范圍持續偏小。

        2019年中國沿海海平面較1993—2011年平均值高72毫米

        《藍皮書》顯示,1980—2019年,中國沿海海表溫度平均每十年升高0.25℃,其中2015—2019年連續五年處于高位。2019年,中國沿海海表溫度為1980年以來最高,黃海冷水團8月最低溫度為近十年同期最高。

        1980—2019年,中國沿海海平面呈加速上升趨勢,上升速率為3.4毫米/年。2019年,中國沿海海平面較1993—2011年平均值高72毫米,為1980年以來第三高。 中國沿海平均高高潮位和大的潮差總體均呈上升趨勢,其中杭州灣沿海上升速率最大。

        1963—2019年,渤海海冰冰期和冰量均呈波動下降趨勢。2019/2020年冬季,渤海冰情較常年偏輕,海冰主要出現在遼東灣。1979—2019年,中國近岸海洋表層pH總體呈波動下降趨勢,平均每年下降0.0021個pH單位,江蘇南部、長江口、杭州灣近岸海域海洋表層酸化明顯。

        1980—2019年,中國沿海年極值高水位和年最大增水均呈明顯上升趨勢,其中臺風風暴潮引發的年最大增水比例超過85%。2019年,中國沿海共發生風暴潮過程11次,其中致災風暴潮5次。

        1980年代以來,中國沿海暖晝日數、極端高溫事件累積強度和暴雨以上級別的降水日數均呈顯著增加趨勢 。2019年,中國沿海暖晝日數為1980年以來最多;中國近海海洋熱浪發生頻次、持續時間和累積強度均呈現顯著增加趨勢。2019年,海南島周邊、長江口至江蘇近海以及渤海海域海洋熱浪頻次達7~12次。

        《藍皮書》指出,中國近海地處季風最明顯的氣候帶,東亞季風、副熱帶高壓、中 高緯度大氣濤動等變化,對中國近海海洋要素變異產生重要影響。

        中國沿海地區經濟發達、人口密集、生態環境脆弱,是氣候變化影響的敏感區域。《藍皮書》適應新時期科學應對氣候變化、防災減災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需求,能為科學把握海洋氣候變化規律、減輕海洋災害風險、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合理開發和利用海洋資源,以及促進沿海社會經濟發展提供科學支撐和決策參考。

        關鍵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