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電寶別“共享”隱私

        廣州日報 2021-01-07 09:33:43

        共享充電寶最近陷入了泄露個人隱私的旋渦。據媒體報道,部分共享充電寶不僅可能存在質量隱患,還可能被不法分子植入“木馬”程序,導致手機里的通訊錄、文本信息、照片、視頻等隱私數據被泄露。共享充電寶行業暴露出來的個人信息安全問題再度引發社會關注。

        共享充電寶是共享經濟的產物。現在很多便利店、酒店、奶茶店都會提供充電寶租賃服務,而且在不少公共場所,部分充電寶還有免費試用或免費贈送。出門在外遇上手機沒電,租一臺共享充電寶來“江湖救急”,想必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隨著消費的變化,曾經被人稱為“偽需求”的共享充電寶,如今似乎成了不少人的“剛需”。此前,有知名咨詢機構發布研究報告稱,2020年中國共享充電寶用戶規模預計超2億人。不可否認,共享充電寶解決了人們在外手機用電的燃眉之急,但其潛在的信息安全“陷阱”同樣不容小覷。

        大數據時代,如何保障信息安全、數據安全是各行各業普遍面臨的問題。共享充電寶行業也不例外。如若失去了安全防線,即便共享的便利再大,也難免會讓人望而卻步。畢竟,捫心自問,誰愿為一時的便利而陷入隱私泄露的巨大風險中呢?對于共享充電寶行業和企業來說,安全是底線也是紅線,只有將安全做到極致,才能讓用戶最大化享受共享的便利。

        為此,既要“防懲結合”,又要“軟硬并行”。一方面,要讓制度立規矩,通過完善立法及監管措施,建立行業標準、行業規范,建立個人信息泄露救濟預案機制,加大對充電寶使用違法違規的執法力度等措施,不斷完善用戶個人信息保護機制,促進共享充電寶良好使用“軟”環境的建設。另一方面,應向技術要助力,從技術保護層面不斷完善信息安全防護。比如,制定共享充電寶檢測、維護、追溯機制,在硬件上采用不可拆卸外殼設計,在功能方面僅傳輸電力不提供數據傳輸功能,等等。

        信息安全、隱私保護與每個人利益攸關,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就此而言,安全理應成為共享的底色。從更長遠看,搭上技術快車的共享經濟,也只有行駛在“安全”的軌道上,保障好用戶信息安全,才能行穩致遠。(張冬梅)

        關鍵詞: 充電 安全 隱私保護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