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機系列小講(2):靶機也要“私人訂制”

        科普中國-軍事科技前沿 2021-01-25 11:47:39

        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鴻爪雪梨

        策劃:武玥彤

        監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隨著作戰飛機的發展,從最開始的一代(活塞發動機)、二代機(渦噴發動機、高亞聲速),逐步發展到三代機、四代機、五代機(渦扇發動機、超音速巡航),軍事強國已先后開展六代機(組合發動機、高超音速)的研制。

        而跟隨戰斗機的快速發展,靶機產品也已經從最原始的低速靶機、亞聲速靶機,逐步發展為超音速靶機等且大量投入使用。

        靶機可按照用途、機型大小、動力裝置、控制方式、飛行性能等方式進行分類。按使用方式可分為作戰部隊訓練用靶和防空兵器試驗、鑒定用靶兩類。

        按機型大小可分為微小型靶機、中型靶機和大型靶機。其中微小型靶機的重量不超過200kg,最小僅有幾十公斤,機長和翼展均不超過4米,最小型的甚至可手持發射。而中型機的重量不超過500kg,機長不超過7米。大型靶機則在重量、翼展方面又創新高。按動力裝置可分為活塞發動機推進動力、渦輪噴氣發動機動力、沖壓噴氣發動機動力以及火箭發動機動力等。不同動力的靶機飛行速度和加速性能有天壤之別。

        圖1 我軍紅藍演習時用的小型靶機(圖片來自網絡)

        此外,還可按照控制方式分為無線電指令遙控靶機、自主控制靶機及組合控制靶機等。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靶機并不是一個大號的飛機模型那么簡單。除了外觀和動力之外,靶機的逼真度應該體現靶機與被模擬目標在電磁特性、紅外特性等方面的相似性。

        而根據使用目的不同,對靶機逼真度的要求也不同:雷達制導的防空武器系統對靶機與目標的電磁特性相似性要求高;而紅外制導的導彈系統要求靶機與目標的紅外特性相似;武器系統最終驗收時,要求靶機能飛到預定技術指標的極限值(即模擬極限情況);而部隊訓練時則要求靶機能夠穩定的維持在與目標無限接近的速度和高度。

        圖2 意大利產小型靶機“Locusta靶機”(圖片來自網絡)

        更進一步的,未來的防空武器對靶機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未來的空中打擊不再是個別戰斗機的單槍匹馬,更多情況下,防空系統要面對的是不同種類、不同性能的集群目標,比如各種彈道導彈、無人機、巡航導彈等組成的火力打擊網。那么為研發應對更先進的打擊要求,靶機也必須做到“與彈俱進”,要求靶機系統能指揮控制多個靶機的模擬飛行,既可以編隊進入,也可以多方向進入。

        從上述分析來看,如果針對每一種需求,都需要研發針對性的靶機的話,那么靶機就從消耗品變成了需要“私人定制”的工藝品。這顯然與靶機的配角定位不相符,也是非常不經濟的。因此,未來靶機在達成各種需求的基礎上,也正在逐步發展成為“多面手”,一種靶機不能只限于供一種型號或一類型號的防空武器打靶,而要用作多種兵器的空靶,以提高經濟效益。

        世界各國普遍重視靶機的研制,軍事強國都在大力發展不同種類、性能先進的靶機,至今已有近30個國家的百余家公司研制出300多種型號,裝備使用總量達幾萬架,僅從前瞻性和試驗效果的角度來說,靶機的技術水平代表了一個國家防空武器的技術水平。

        圖3 無人機展上展出的各類靶機(圖片來自網絡)

        軍事小百科:靶機的種類豐富、功能各異,為了配合防空武器做好研制、試驗和驗收工作,靶機需要在尺寸、性能、電磁特征等各方面滿足武器裝備的苛刻要求,靶機發展必須與武器裝備同步發展,或超前發展,以適應武器裝備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 戰斗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