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宋雅娟)畜牧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支柱產業,肉蛋奶是百姓“菜籃子”的重要品種,直接影響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良種作為畜牧業的源頭,決定了產業鏈的質量和效率,是我國現代畜牧業建設中的關鍵環節。
在1月26日舉行的“科技創新引領畜禽種業高質量發展”發布會上,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所長秦玉昌介紹,我國畜禽種業自主創新水平和種源保障能力持續提升,主要畜禽核心種源自給率超過75%,為畜牧業健康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秦玉昌介紹,當前,我國已形成較為完善的畜禽遺傳資源保護體系,實現了原產地與異地保護相結合、活體保護與遺傳材料保存相補充、國家與地方相銜接,建成了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保護區、基因庫199個,省級場、區、庫458個,保護能力位居世界前列。
秦玉昌表示,“十三五”時期,我國畜禽種業自主創新水平大幅提升,以引進品種和地方品種等為素材,培育出100多個畜禽新品種(配套系),黃羽肉雞全部是自主培育品種,京紅、京粉系列蛋雞配套系打破了國外公司的種源壟斷,中畜草原白羽肉鴨、中新白羽肉鴨配套系填補了我國瘦肉型白羽肉鴨原種的空白。
在科技部和農業農村部指導下,依托在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建立的國家家養動物種質資源庫,聯合科研院校和種業企業,建設和完善了畜禽種質資源保護與共享服務平臺網絡,實現了777個畜禽品種資源的數字化和信息化共享;以冷凍精液、冷凍胚胎和體細胞等形式長期保存了300多個地方畜禽品種種質資源,大幅度提升了我國畜禽種質資源保存的多樣性;對收集資源進行了基本性狀鑒定,篩選出一批高產、優質和抗逆性強的種質資源,支持了一系列重要畜禽新品種的培育。
在優質、高效育種方向,大力培育國產品種。秦玉昌介紹,以北京油雞為素材,培育出“栗園油雞蛋雞” 和“京星黃雞103”肉雞配套系,在保持北京油雞肉、蛋品質風味基礎上,產蛋量、繁殖力和飼料轉化效率得到顯著提高,實現了優良地方品種的開發利用,滿足了市場對優質肉蛋產品的多元化需求;以北京鴨為素材,培育了兩個適合加工的瘦肉型肉鴨配套系,兩個配套系均具有胸腿肉率高、皮脂率低的優良特性。
秦玉昌介紹,“十四五”期間,中國農科院將圍繞大力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堅決打好種業翻身仗,在畜禽種質資源、重大品種培育、條件能力建設、成果產業化應用等方面進行部署,加快國家畜禽種質資源庫項目立項和建設,力爭將資源庫建成全球保存畜禽種質資源總量最多、品種最全、體系最完整、智能化水平最高的國家畜禽種質資源庫和畜禽種質資源戰略保存的“全球庫”。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下一篇:觸碰億萬年前的遠古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