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保就地過年用電無虞

        科技日報 2021-02-09 10:00:07

          “今年春節,的確與往年有些不同”,國家電力調度中心副主任朱偉江開門見山,直陳了疫情防控大背景下今年這個春節電力調度運行的微妙變化。

          最大不同在于,受疫情防控影響,民眾響應“就地過年”號召,導致城鄉負荷分布不同于往年,不確定性增加了。朱偉江介紹,春節是全年負荷及電量最低的時段,最低值一般均出現在大年初二。預計今年春節期間全國日均發電量約為16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4%;其中2月13日(初二)全國日發電量最低,約為153億千瓦時。

          “就地過年”對負荷的首要影響,是勞動力輸出、輸入省份的明顯不同:預計華東電網最高負荷同比增長約18%,西北、西南電網最高負荷同比增長約10%,江蘇、浙江最高負荷增速將超過20%,其中江蘇增速可能達到24%。

          朱偉江解釋,部分地區工廠春節不停工或提前開工,導致工商業用電負荷存在不確定性。“在南方電網經營區域,珠三角地區很多企業初三就復工;在國家電網經營區域,華東地區外貿型企業復工時間也比往年提早”。

          而城鄉負荷分布也不同于往年,國網營銷部副主任劉繼東分析,因為勞動力返鄉,往年春節期間農網負荷會出現一個明顯上升區間,“極端時段(比如除夕到初一)負荷,甚至比平時高出五六倍”,造成配電網短時間重過載,但今年反差就不會這樣大了。

          電力又是跟氣象關聯度最高的行業之一,電網運行尤其如此。朱偉江表示,今年春節時間偏晚,已至“七九”時節,氣溫偏高導致取暖負荷減少。據中央氣象臺預測,春節期間(2月11日—17日),影響我國的冷空氣勢力偏弱,全國大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2—4℃,西北、華北、黃淮部分地區偏高5℃以上。“而在北方大部地區,采暖負荷占冬季高峰負荷的30%—40%”,這也給精準預測電網負荷帶來一定困難。

          “春節用電,還面臨一個外力破壞風險增加的問題。”國網設備部副主任呂軍舉例說,風干物燥、易發山火,過年的煙花爆竹、放孔明燈等民俗,都是電力設施須防備的風險因子。所以電網人越是春節越是要高度戒備。

          應對以上不確定性,國網“已經準備好了”,國網公司新聞發言人張正陵表示,2.1萬支隊伍、17.7萬搶修人員7×24小時在崗待命,是春節期間電網安全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的保障。而防疫相關用戶,更是保障的“重中之重”,國網將為之開辟辦電綠色通道,同時組建客戶專屬服務保障團隊2.5萬人,為1.4萬防疫相關客戶開展用電安全隱患排查和應急保障,確保定點醫院、入境點、集中隔離場所、核酸檢測點、疫苗等防疫物資生產企業用電無虞。(瞿 劍)

        關鍵詞: 春節 期間 就地 過年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