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正達借科技之力助農種出好品質

        經濟日報 2021-02-19 00:30:09

        MAP是先正達集團中國打造的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的農業組織和平臺,在各地的技術服務中心已幫助農戶實現糧食增產4.8億斤,帶動農戶增收超15.6億元。

        近日,先正達集團中國發布“MAP2020年綠色發展報告”。報告顯示,公司連續推進4年的MAP(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臺)模式不僅幫助農戶實現了增產增收,也帶領不少農民通過科技進步成為良好農業生態的建設者。

        先正達集團中國總裁覃衡德告訴記者,MAP模式是先正達集團中國打造的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的農業組織和服務平臺,是全新的商業模式?;贛AP平臺,公司推出7+3服務模式。由此,MAP在各地的技術服務中心已平均幫助農民提高綜合收益超過15%,實現糧食增產4.8億斤,帶動農戶增收超過15.6億元。

        此前,經由中化及中國化工兩家集團旗下農業板塊資產的戰略重組,全新的先正達集團宣布成立。重組整合后的先正達包括“先正達植?!薄跋日_種子”“安道麥”“先正達集團中國”四大業務單元,占據全球植保第一、全球種子第三等位置,并擁有國內領先的現代農業MAP服務平臺。

        “以前只知道生育期越長、單穗越大,產量就越高,從來沒聽過‘光熱資源’‘積溫’這些說法?!备拭C省古浪縣海子灘鎮的玉米種植大戶武占營告訴記者,在當地MAP技術服務中心的指導下,他學會了使用MAP智農APP記錄田地積溫數據,還根據大數據推薦選擇新品種進行種植?!靶缕贩N出苗齊、苗勢旺,還能抵抗當地多發的病害,每畝能增產50公斤到150公斤。”實實在在的增產,讓武占營切實感覺到現代農業科技的力量。

        同樣受益的還有吉林省松原市寶甸鄉水稻種植大戶王景華。他種植的12公頃田塊長期受到鹽堿及低溫侵害,水稻產量不高。參與了MAP技術服務中心開展的水稻側深施肥技術試點以來,2019年末,王景華種植的水稻每公頃增產800斤至1000斤,產量和收入都有了明顯提高。

        “結合國內農業發展的特點,除了更精準地服務種植大戶,MAP模式也將關注點更多聚焦在小農戶身上,通過示范帶動讓農業科技持續為中小農戶提高收益,讓百姓看到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好處?!毕日_集團中國副總裁應敏杰說,各地MAP技術服務中心的農藝師常年深入田間地頭,采集土樣,檢測土壤,再根據檢測結果來研究制定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經過科學測評、配比,農藥、化肥的使用量減少了,產量和收益反而增加了,有了這些對比,農戶對‘一站式’解決種植問題的MAP方案更加信任了?!?/p>

        截至2020年底,先正達集團中國已在全國建設了329個MAP技術服務中心和900多個高標準MAP農場,培養各技術領域農藝師共1600余人,覆蓋28個省份,為1162萬畝耕地提供了服務。“我們將繼續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借助科技的力量,實現農業生產的精準、高效、可持續,讓農民可以種出好品質,賣出好價錢?!瘪獾抡f。

        (記者 暴媛媛)

        關鍵詞: 正達 科技 品質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