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我國自主選育品種種植面積占95%以上

        光明網 2021-02-22 14:32:22

        光明網訊(記者 張蕃) 2月22日上午,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布會上表示,我們國家農業用種安全是有保障的,風險也是可控的。當前,我國自主選育的品種種植面積占到95%以上,做到了“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豬牛羊等畜禽和部分特色水產種源立足國內有保障,畜禽、水產的核心種源自給率分別達到了75%和85%,為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的穩產保供提供了關鍵的保障和支撐。

        據張桃林分析,種業發展還有不少的不適應性和短板弱項,迫切需要下功夫來解決——

        首先,從品種水平看。我國大豆、玉米的單產水平還不高,不到美國的60%,蔬菜國外品種種植面積占比達到13%。耐儲的番茄、甜椒等少數專用品種進口比例較大,超過了50%。生豬繁殖效率、飼料轉化率和奶牛年產奶量都只有國際先進水平的80%左右,特別是白羽肉雞,它的祖代種雞主要還是依靠進口,這些品種方面的發展水平直接關系到我國農業相關產業發展的質量、速度和效益。

        第二,從種業自身來看。問題主要表現在種質資源保護利用不夠,包括有些地方土種、珍稀瀕危種質資源消失風險還在加劇;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強,特別是在育種的理論和關鍵核心技術方面,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種業創新的主體企業競爭力不強,存在小、散、低、重這樣一些問題。

        第三,從時代要求看。立足國內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用種安全的要求更加迫切,人民美好生活對農產品多樣化需求日益增長,特別是一些高品質的、有特殊功能的品種和產品,我們還比較缺乏,需要培育更多的高產高效、綠色優質、節水節飼、宜機(適宜機械化)的專業優良品種。目前,世界種業正迎來以基因編輯、合成生物學、人工智能等技術融合發展為標志的現代生物育種科技革命,需要我們抓住機遇、加快創新,打好種業翻身仗,從而實現種業的跨越式發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