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百變通——瑞典CV90步兵戰車

        科普中國-軍事科技前沿 2021-02-25 10:45:06

        作為北歐小國的瑞典,在軍工上可不能小覷,他們獨立自主研制的武器不僅型號多,性能優秀,還非常有自己的特色。CV90步兵戰車就是其代表作之一,沒有其它國家的履帶式戰車像它那樣,改型眾多。

        在當今世界主力裝甲車中,大多是20世紀80年代以前就研制生產的。比如美國的M2“布雷德利”,俄羅斯的BMP-3,英國的“武士”,德國的“黃鼠狼”,日本的89式。

        1978年,瑞典決定研制一種在2000年進入新世紀后,可以供自己的軍隊使用的裝甲車族。

        當時提出的要求中,大多是常規要求,比如戰斗全重不超過20噸,具有良好的戰略戰術機動性,能改裝成多種車型,等等。也有一些針對本國特點的特殊要求,比如適應北歐地區的嚴寒、深雪、薄冰和沼澤地帶。瑞典人很想在性能上超過那些先行者。

        1985年7月,瑞典軍方與HB·烏特維克林公司正式簽訂了設計、研制和制造5輛樣車的合同。最先出來的雖然只是個模型,但立馬表現出一些與眾不同。

        除了基本型,還要有6種車型:裝甲輸送車、裝甲指揮車、裝甲偵察車、自行高炮、自行迫擊炮、裝甲搶救車。

        國小炮大

        當時各國步兵戰車的主武器,普遍是25、30毫米的機關炮。瑞典人嫌它不過癮,而且本國的博福斯公司,那可是世界上最著名高炮廠家之一,經典的40毫米機關炮,是二戰中最好的高射炮。

        于是他們先研制了四種炮塔,三種裝40毫米炮,一種裝25毫米機關炮。后者只是個陪襯,主攻的還是40毫米炮雙人炮塔。

        火炮以博福斯公司的40毫米牽引高炮為基礎研制,還是70倍口徑身管,稱為40/70B式,重615千克。基本結構和牽引高炮都一樣,但裝彈方式得變變。

        因為高炮是用4發彈匣從頂部裝彈,廢彈殼從炮前的斜槽拋出。戰車炮塔上顯然不行了,于是改成從炮閂下面的彈倉裝彈,廢彈殼通過炮塔頂部拋殼窗拋出。

        另外,原來打飛機,用榴彈、預制破片彈;現在還要打裝甲車甚至坦克,得加個真正的穿甲彈。于是博福斯公司專門研制了40毫米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結構和坦克炮用的穿甲彈差不多,而且也是鎢合金彈芯,長徑比超過15,在2 000米距離上能擊穿150毫米裝甲。

        講求實用

        瑞典人對步兵戰車的水上浮渡性能要求,不像蘇聯、俄羅斯人那樣高,因為國內主要是風雪、沼澤環境,河流不算多。要能隨時浮渡,裝甲就不能太厚,還要考慮全車重心的前后問題,發動機放在前面不太好。但又不能像美國人那樣,只要裝甲防護力,不考慮浮渡了,過河時要架橋設備幫忙。因此CV90采用氣囊來幫助浮渡,雖然麻煩點、慢點,但還算自由。

        動力裝置,是本國薩伯·斯堪尼亞公司生產的柴油機,480馬力。傳動裝置,本國沃爾沃公司生產的。兩家都是老牌的知名汽車廠商,產品性能沒得說。

        20多噸的小車,負重輪排了7對,還采用寬履帶,因此CV90的單位壓強低,適合在雪地、沼澤上行駛。這方面要比很多其它步兵戰車強。

        乘員3人,可搭載步兵8人,都是中規中矩的設計。車體兩側沒有射擊孔,只在后門開了一個作為備用。此時那些先行者的使用經驗已表明,在行駛的裝甲車上通過射擊孔開槍,瞄準、射擊精度都很不理想。所以射擊孔沒啥用,反倒破壞裝甲強度。

        為盡量降低車高,CV90把散熱器布置在車體后部右側(德國戰車也喜歡這樣)。因此從車體前部右側的發動機艙,經炮塔右側到后面,需要一點通道,炮塔也就不在車體中心線上了。

        車長的艙蓋也有點意思,可以垂直升高一段,讓車長既能探頭環視四周,又能避開上方炮彈空炸后灑下的彈片。

        家族興旺

        1988年,第一輛樣車按計劃完成。隨后經過近兩年的野外、部隊試驗,瑞典在1990~1991年簽訂首批生產合同。

        在基礎車型CV9040的基礎上,瑞典很快又推出了CV9040A、CV9040B。它戰斗全重23噸,最大公路速度70千米/小時。40毫米機關炮俯仰角度從-8°到+50°,射速有300/分鐘和60發/分鐘兩擋,前者適合攻擊空中目標,后者適合打地面目標。它也能單發射擊。

        車長位置上方有指揮塔,塔上配有便于環形觀察的潛望鏡和索佩朗公司的M371瞄準鏡。

        炮手位置的前部和右側有潛望鏡,還有博福斯航空電子公司的UTAAS瞄準鏡、西姆拉德公司的LV401火控計算機。

        炮塔驅動和武器俯仰均采用電液操縱,緊急情況下也可手動操縱。

        大喇叭炮口、很粗大的炮管,是CV9040最顯著的特征。

        這門40毫米機關炮的炮閂下一共有3個彈匣,每個彈匣8發,其余備份彈均在炮塔底部存放。每個彈匣均用人工裝彈,裝完8發彈需要20秒。各彈匣可以裝不同彈種,射擊時能通過液壓裝置切換到需要的彈種。

        配用的彈種有:對付飛機和直升機的近炸引信預制破片榴彈,最大射程4 000米,也能打地面目標;對付地面目標的曳光榴彈、曳光穿甲彈、曳光多用途彈;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最大有效射程1 500~ 2000米。

        炮塔左側1挺7.62毫米并列機槍。炮塔兩側各有1組煙幕彈發射器。

        頂部2具博福斯公司的萊蘭71毫米照明彈發射器,很有特色。這些都是瑞典坦克裝甲車輛的標準設備。

        車體采用鋼裝甲結構,有附加裝甲和芳綸襯層。懸掛系統是最普通的扭桿懸掛。

        CV90的設計可以說很成功,因此很快發展出多種變型車,幾乎成了瑞典陸軍的通用底盤。它也很快打開國際市場,丹麥、比利時等類似瑞典的歐洲小國,都采購了該系列步兵戰車。

        出品:科普中國

        監制:

        關鍵詞: 北歐 百變通 瑞典 CV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