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卡脖子”問題,科學研究須從“交賬心態”變為“守土有責”

        科技日報 2021-03-08 10:30:05

        “現在大家討論很多的核心關鍵技術‘卡脖子’問題、基礎軟件缺乏問題等等,都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和努力才能有起色?!比珖舜蟠?、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院士說,以現有項目經費的方式支持這類科研活動難免出現“交賬心態”。

        切實解決行業、產業領域的重大關鍵問題,需要努力推動科學研究從“交賬心態”轉變為“守土有責”。

        探索一定比例的持續穩定支持

        “作為研究所的所長,我幾乎每年都會遇到想上的項目上不去,認為可以緩一緩的項目卻被相關部門批準?!蓖踬O芳表示,現有科研項目管理機制中,科研經費依據項目競爭的模式撥付,有助于更優秀團隊脫穎而出,也有利于項目的推進、落實和管理,但一些重大基礎問題、需要長期研究的問題、需要潛心攻關的問題,卻不太容易得到支持。

        以5年或者更短的周期進行科研項目的支持,使得研究人員更傾心“短平快”,更熱衷5年之內能夠出成果“交賬”的研究。

        “一方面關注總量,強調科研經費投入持續增加,另一方面也要考慮讓經費發揮的作用有所側重?!比珖f委員、中國科學院微電子所副所長周玉梅認為,中國的科研工作經過全面有序的部署,目前幾乎涵蓋了科技領域的所有細分學科,接下來需要進一步完善機制讓科研人員找到更“醉心”的研究,鼓勵他們能夠做5年、10年甚至更久,才能在重大關鍵問題上有所積累和突破。

        為此,王貽芳建議,在給予研究單位競爭性經費的基礎上,按一定比例撥付長期穩定支持的科研經費,用以解決需長期研究的重大基礎性問題。

        周玉梅建議,也可探索減少競爭性經費的比例,通過支持平臺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單位進行穩定支持,達到某個領域的“拳頭”單位在細分領域做足做強的目標。

        賦予研究單位自主權,激勵“守土有責”

        “科研單位不應該把目光只停留在項目上,而應該關注整個領域,避免留下鏈條上的空缺,最終形成所謂的‘短板’?!蓖踬O芳說。

        “應用技術和基礎研究方面協同聯動,更有助于將一個方向的技術難題‘掃干凈’,做到徹底攻關。”周玉梅說。

        在穩定支持的基礎上,在研究單位對其持續深耕的領域有著更深刻理解的基礎上,研究單位將擁有更大的研究自主權,進行涵蓋基礎研究、核心技術攻關等方面的更長遠布局,從整個領域的角度進行全局部署、協同發展,杜絕留下短板。

        根據權責對等原則,賦予自主權將敦促研究單位“守土有責”。

        “哪個領域或技術‘卡了脖子’,獲得穩定支持的院所是有責任的?!蓖踬O芳解釋,“交賬”的模式下,被卡了脖子誰都沒有責任;而如果通過穩定的科研經費支持給了研究單位足夠的自主權,那么由研究單位擔負起國家急需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一旦某個領域或技術被卡了脖子,科研單位要來承擔責任。相關部門在賦予科研單位自主權的同時,也可以跟上探索追責機制,合力形成“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的局面。(記者 張佳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