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如此浩瀚無窮的星空,人類從未停止探索。如何利用手中的相機把美麗的宇宙記錄下來?從單反相機的發展,到手機攝影能力的提高,大眾對拍攝星空的需求越來越強烈。應當去哪里觀測并拍攝記錄絢爛的銀河、流星雨等天文現象?
圖1. 袁鳳芳老師在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站拍攝的雙子座流星雨(圖源:袁鳳芳)
今天推送的天文課程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科普主管袁鳳芳老師為大家帶來的《星野攝影入門——一起拍攝星空》,為你解鎖星野攝影的拍攝技術。
課程介紹
題目:星野攝影入門——一起拍攝星空
主講人:袁鳳芳,現任國家天文臺科普主管,星空攝影師。廣州市天文愛好者協會創辦人和現任秘書長,廣東實驗中學天文社創辦人,華南農業大學天文愛好者協會創辦人。2009年3月發現小行星高雄星,小行星(263906)被命名為袁鳳芳星。
課時時長:上集26分鐘+下集30分鐘
本課重難點
· 星空攝影基本概念
· 星空攝影設備器材
· 星跡(星軌)拍攝技巧
· 星座拍攝方法
· 流星和流星雨的拍攝
· 銀河的拍攝
本課綱要
· 斗轉星移的原因
· 為什么銀河是一條帶
· 星野赤道儀的使用
· 需要到光污染少的地區拍攝
· 月亮對星野拍攝的影響
· 器材對拍攝的重要性
以上天文課程由中央文明辦三局、民盟中央宣傳部“科學探索 圓夢行動”全國青少年天文科普公益課堂項目支持,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承辦。所有內容僅供公益行為的科普及教學使用。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下一篇:乘風“收浪” 走向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