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0日,國家發改委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首次就“新基建”概念和內涵做出正式的解釋;同年5月19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表示,下一步將推進自動駕駛技術應用,制定促進自動駕駛發展的相關意見,力求構建新基建應用場景。“新基建”的提出和逐步細化,將促進自動駕駛的落地應用,對此,行業反應積極。
有企業認為,自動駕駛已歷經原車驗證,正處于向產品化、商業化過度的關鍵階段,“新基建”的提出非常及時。
“新基建中涵蓋的方向,大部分都是與智慧城市、智慧生活緊密相關的,比如5G、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等等;它們都是為人們未來更安全、更可靠、更高效的生活服務的。在智慧城市中,一個繞不開的問題是出行。無論是人的出行,還是物流運輸,智慧交通都會是智慧城市、新基建中非常必要的一個閉環組成部分。”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在今年一月的威馬汽車第三款全新智能純電動SUV W6的量產儀式發布會上說,“關于無人駕駛的早期商業化落地,我認為自動駕駛打車服務是一個非常好的形式。”
據悉,威馬W6在感知力、智能化、自我進化力三方面達到了全新高度,是國內首款基于云端,搭載“無人自主泊車系統”的車型。發布會上,威馬W6從生產線駛到儀式現場的全程都采用無人員車內駕駛方式,從識別路線到避讓障礙物最終準確登臺,全部動作均由車輛自動完成。
據沈暉介紹,威馬W6的自動駕駛技術現在可以處理各類路面上的情況,包括臨時修路、緊急停車、逆行車輛、行人橫穿馬路、非保護左轉、雨天、繁雜的菜市場等場景。“盡管當前仍面臨諸多技術瓶頸,政策法規有待完善,但資本市場已開始助推經過一輪洗牌的自動駕駛行業向下一階段的商業化發展。”沈暉表示,隨著新基建戰略的持續落地,交通基礎設施朝智能化升級,相關智能企業和整個產業將迎來新機遇。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也表示:“從年內看,全國新基建的需求潛力巨大,能帶動更多的社會投資跟進,預計新基建投融資規模將會達到2萬億元至3萬億元。”。
交通出行領域未來會是一個創新比較集中的領域,一方面當前自動駕駛被廣泛認為是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全面落地應用的重要突破口,另一方面交通出行領域對于安全、速度、可靠性、經濟性、環保等方面都有要求,所以可以進行創新的點也非常多。
從當前的技術體系結構來看,交通技術未來的發展將是網絡化、數據化和智能化,而這些變化將為交通出行領域構建起一個新的價值空間,也會打造出一個全新的產業生態;從交通技術的發展趨勢來看,自動駕駛是一個比較明顯的發展趨勢,整個行業領域也希望自動駕駛能夠盡快實現落地應用。
“從新基建的角度來說,更多自動駕駛汽車進入道路,能夠參與智慧城市。自動駕駛和人類相比,通過不斷對復雜場景的學習,通過經驗積累,通過系統優化,才能夠提升整個交通的效率以及安全性。”沈暉說,依托“新基建”紅利,相信自動駕駛作為智能交通重要組成部分,將迎來發展機遇,也將助推經濟持續轉型升級,實現科技引領。(肖春芳)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