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大科研團隊研制出鋁電解節能系統 首投工業運行

        中國新聞網 2021-03-18 14:15:05

        中新網鄭州3月17日電 (李貴剛高雨琪)鄭州大學17日消息稱,該校科研團隊成功研制出“鋁電解槽能量流優化與智能調控系統”,并已首投工業運行。

        回收電解槽的損耗熱能,讓它們繼續投入供熱系統中發揮“余熱”,這是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梁學民及其團隊的重大突破,更是未來我國鋁電解工業中一條新的節能途徑。

        近日,由鄭州大學、鄭州輕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中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承擔的鄭州市協同創新重大專項“鋁電解槽能量流優化與智能調控技術開發”,已完成基礎試驗研究與工業系統開發集成。首套系統在中孚鋁業正式投入工業運行,約占電解槽總耗能10%的回收熱能順利送往鞏義市城市供熱系統首站。這標志著電解鋁工業首次將電解槽槽體散失的熱能,完成高效聚集并應用于城市居民供暖,與城市熱網實現了能源互聯。

        電解鋁是高耗能產業,生產1噸電解鋁約需消耗電能13000~14000kWh,但電解鋁的實際能量利用率仍不足50%。梁學民及其團隊從2008年開始,廣泛開展國際合作,相繼突破槽體散熱高效聚集等技術難題,經過近4年的試驗開發,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電解槽集熱裝置和能量流智能調節裝備。

        目前,“鋁電解槽能量流優化與智能調控技術(HORR系統)”已全面進入工業化試運行階段。

        據悉,今后,項目組將開展進一步研究,開發將電解鋁“輸出端節能”的應用領域擴大至與工業熱網、火力發電系統、大工業制冷等大工業用戶系統互聯互通的新技術和成套工業系統,以期最終實現電解鋁節能8%~10%的總目標。

        梁學民表示,該技術的成功開發與應用,將為我國鋁電解工業開辟一條新的節能途徑,為我國鋁工業落實國家“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