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仍“潛伏”

        《中國科學報》 2021-03-18 14:15:05

        埃博拉病毒可能在幸存者中引起潛在感染。圖片來源:美國國家過敏癥和傳染病研究所

        幾內亞暴發的新一輪埃博拉疫情目前已導致至少18人患病、9人死亡。這喚起人們對這個毀滅性疫情的一段痛苦回憶——2013至2016年間,埃博拉疫情在幾內亞及其鄰國利比里亞、塞拉利昂暴發,造成了1.1萬人死亡。

        但埃博拉疫情帶來的不僅僅是持續存在的記憶創傷。據《科學》報道,近日,3個獨立研究小組的基因組分析顯示,導致新一輪疫情暴發的埃博拉病毒與五六年前的毒株幾乎沒有區別,這表明病毒一直潛伏在疫情幸存者體內。

        “這相當令人震驚,因為埃博拉病毒不是皰疹病毒(這類病毒會引起持久性感染)。”美國喬治敦大學病毒學家Angela Rasmussen說。

        此前,科學家已經了解到埃博拉病毒可在人體內長期存在。2016年,幾內亞埃博拉疫情的死灰復燃就源自一名幸存患者。感染埃博拉病毒500多天后,病毒隨他的精液排出,并感染了其伴侶。

        “在疫情結束5年后,因潛伏感染暴發新疫情很可怕,這也是新發現。”法國蒙彼利埃大學傳染病醫師Eric Delaporte曾研究過埃博拉幸存者,他指出這一發現提出了一個棘手問題,即如何在不進一步污名化幸存者的情況下預防疫情。

        幸存者不僅因為病毒失去了朋友和家人,還要長期與后遺癥作斗爭,如肌肉疼痛和眼疾。今年2月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幾內亞800多名埃博拉幸存者中,約有一半在患病兩年后仍有癥狀,1/4的幸存者在4年后仍有癥狀;還有許多幸存者受到污蔑。如今,埃博拉幸存者可能引發當前疫情的消息會讓他們面臨更多困難。

        對此,英國公共衛生快速支援小組負責人Dan Bausch呼吁開展一項教育活動,向公眾解釋與埃博拉幸存者握手等普通接觸不會感染病毒。盡管需要對幸存者進行一些醫療監測,但不能只針對埃博拉病毒,還要幫助幸存者及其家人面對包括身體、心理和社會方面的挑戰。

        幸運的是,埃博拉疫苗和治療方法已經面世,有幾千名埃博拉患者的接觸者和二次接觸者接種了疫苗,醫護人員也在進行免疫接種。這可能有助于清除幸存者的潛在感染。(徐銳)

        關鍵詞: 埃博拉 病毒 潛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