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江三顧冒菜萬晟城店里,27歲的鄧賈瑋往外賣袋子里放了一張店鋪的名片,將外賣交給了美團騎手。2019年,在他接手前,這家開在一個小地級市的門店外賣月銷量只有200多單,而他只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打造出了一個非常優秀的數據——月銷3000多單。
作為一位年輕的老板,讓數字化的運營與實體店的堅守“相擁”,讓他在餐飲業發展的新時代里抓住了線上線下“雙主場”的客人,走得更快更好。
高校外的創業,讓他試水外賣
2016年,23歲的鄧賈瑋為了陪伴在廈門大學漳州校區工作的父母,來到校外開了他在創業道路上的第一家串串店。
“這是廈門大學漳州校區的第一家串串店,店里就10張桌子。第一天的營業額就有1800多元,第二天就有3000多元。”說起第一家店的成功,鄧賈瑋直呼“不敢相信”。傳統的串串店多只有紅湯一種“重口味”,為了適應大部分學生和當地消費者的需求,他對串串湯底進行了改良,經過不斷地嘗試,將“少麻少辣”調整到最佳程度。生意最好時,一天的流水能達到萬元。
客人越來越多,建議也隨之而來——“能不能送外賣呢?尤其是冬天,學生們不想走出宿舍。”2017年,鄧賈瑋被客人催得緊了,又開了第二家小炒店,同時開始在美團上試水外賣和團購。
“團購和外賣的效果都很不錯,團購做的量很大。但是,由于學校規定送外賣人員也不能入校,所以外賣業務并沒有堅持太久。”受到條件限制,鄧賈瑋的第一個外賣門店在運營時并不那么順利,但他卻從中看到了線上的商機——通過數字化的運營,可以實現利潤的增長。
最早試水外賣的店鋪,以年輕老板居多。作為其中的一員,鄧賈瑋看到了線上“戰場”將與線下實體店并駕齊驅的未來。只有抓住時機,敢于在運營中進行創新,才能更好地讓店鋪在發展中發力。做好外賣,成了埋在鄧賈瑋心中的一顆種子。
從200單到3000多單,只用了一個月
2019年,鄧賈瑋回到老家四川內江,正好聽說三顧冒菜萬晟城店要轉讓,有開串串店經驗的他立馬前往探店,第二天便簽下了轉讓協議。再次擁有新店的他,第一時間盯緊了美團上的外賣門店。“接手的時候,門店顯示月銷只有200多單。”面對低迷的單數,年輕的鄧賈瑋馬上對上一任老板的外賣運營方式做出了改變。
“活動一定要做,食材一定要新鮮,口味一定要好吃,服務一定要跟上。”這是鄧賈瑋的運營準則,并與美團在內江的合作商反復溝通,敲定了上線后的各項細節。重新開業的第一天,他就做了滿減活動,優惠的價格和過硬的菜品質量,讓他的門店迅速在顧客間口口相傳,僅僅用了1個多月的時間,店鋪月銷就達到了3000多單。這一年里,他參加了美團絕大多數的優惠活動,因為適時大力度的優惠能夠為店鋪有效引流。
為了滿足更多顧客對冒菜口味的需求,鄧賈瑋在紅湯基礎上,又新增了番茄、冬陰功、干拌等新口味,吸引了不少喜好清淡、不喜歡太多湯汁、喜歡嘗試新味道的客人們。不僅如此,他還找到當地合作商一起對運營情況做分析,發現點冒菜的過程對很多單身用戶來說太繁瑣,于是推出了多個葷素搭配的套餐,方便顧客點單。
“套餐并不是‘死’的,里面的每一種菜品都可以留言換掉。客人的每一條留言、每一個評價我都會及時查看,并一一都會回復。客人提出的意見也會及時改進,服務一定要跟上。”鄧賈瑋說,今年初,受到疫情影響,店里及時推出了外賣愛心卡,對店員體溫等情況進行登記后送到顧客手上,得到了不少好評。
一個多月能在美團上實現單量的迅速增長,看似不可思議,實際卻有跡可循。這一年里,像鄧賈瑋一樣實現訂單量“飛躍的”的美團外賣門店還有不少。據悉,2020年美團推出了“餐飲新掌柜”計劃,與人社部教培中心聯合培訓“外賣運營師”。去年10月中旬,首批62名外賣運營師獲得認證,通過線上運營手段,能夠使店鋪每月訂單量得到明顯提升。
外賣堂食“雙主場”營業額不分伯仲
“很多傳統的火鍋店不愿意送外賣,他們有些擔心打包麻煩,有些擔心配送時撒漏。他們不送,那就讓我來送。冒菜是一個人的火鍋,只要有心做,沒有什么問題是解決不了的。”鄧賈瑋說,目前仍有不少傳統餐飲店在外賣運營上顧慮重重,不愿踏出試水的第一步。
據悉,美團外賣在數字餐飲城市峰會上宣布推出“餐飲新掌柜”計劃時,也發布了外賣調研數據:近九成商戶認為餐飲線上運營要有專業技術和能力,現階段餐飲商戶數字化率普遍不足10%。不過,在未來三年,這個數據將被打破。平臺將發現并培養100萬“餐飲新掌柜”,幫助商家擁抱數字化,實現利潤增長。
“線上的客人可以發展成線下的客人,線下的客人也可以發展成線上的客人,兩個‘主場’應該是相輔相成的。在我的店鋪里,貼著如何點外賣的海報,外賣袋子里放著寫有實體店地址的名片,兩邊的客人都可以流動。一直以來,店里線上的營業額和線下的營業額基本上沒有差距。”鄧賈瑋說。
傳統餐飲擁抱數字化運營,并非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未來三年,美團平臺將發現并培養100萬“餐飲新掌柜”,幫助商家擁抱數字化,實現利潤增長。除了“外賣運營師”的人才體系培養,美團外賣還將在商家服務體系和成長體系上發力,為商家提供自助入駐通道和一站式問題解決入口。符合條件的商家,從提出申請到門店上線最快只需要3小時。同時,建立了衡量商家運營能力的百分制指標體系,分數越高的商家,將得到更多的權益激勵
餐飲經營已經進入外賣、堂食“雙主場”并重的時代。“傳統餐飲應該開拓思路,數字化運營是今后每個餐飲人應該具備的能力。”鄧賈瑋說,自己正在醞釀一家新店,也將繼續在數字化運營中探索與成長。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