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3月22日,中國·內蒙古糧食高質量發展指數在京發布,指數從糧食生產、倉儲物流、糧食加工、糧食購銷、應急能力、綜合保障能力六個方面評估內蒙古糧食產業發展水平。
中國·內蒙古糧食高質量發展指數發布會現場
內蒙古糧食高質量發展指數由中國經濟信息社、內蒙古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內蒙古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共同編制并發布。指數量化評估了內蒙古糧食產業發展水平,是國內綜合評價糧食經濟發展水平的指數。
運行結果顯示,2019年,中國·內蒙古糧食高質量發展指數達到122.97點,較基期2015年上升22.97%,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5.30%,顯示內蒙古糧食產業進入高質量穩定發展新階段。分項結果顯示,內蒙古在糧食生產、倉儲物流、糧食加工、糧食購銷、應急能力、綜合保障能力等方面探索成效顯著。
指數研究專題顯示,2011年至2019年,內蒙古糧食年均增產量占全國糧食年均增產量的六分之一。2019年內蒙古對全國其他省份的糧食貢獻量約450億斤,其中糧食凈調出量約200億斤、工業用糧約200億斤、肉蛋奶外銷轉化的飼料用糧約50億斤,且在糧食商品率、糧食加工業等方面對全國糧食產業發展和國家糧食安全的貢獻均有明顯提高。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秘書長,自治區常務副主席張韶春表示,中國·內蒙古糧食高質量發展指數的發布,標志著內蒙古糧食高質量發展數字化評價體系初步形成。通過指數的運行與監測,可以客觀反映全區糧食工作成效與短板,為探索糧食高質量發展路徑,研究制定糧食政策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新華社黨組成員、秘書長宮喜祥表示,指數以內蒙古糧食發展為特色樣本,用數據精準量化糧食高質量發展成效,為糧食行業各相關方提供決策參考。指數的研究成果體現了內蒙古糧食在全國的地位,有利于內蒙古糧食高質量發展和影響力的提升。(宋雅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