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中的環境監測員——松蘿

        科普中國 2021-03-26 10:45:08

        在大自然中,松蘿的外形并不算出眾,它沒有嬌艷的花朵,也缺乏挺拔的姿態。更多時候,它在深山老林中,和各種植物相互依存,以默默無聞的形式存在著。

        松蘿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它喜歡多濕多霧、陽光充足的環境,作為一種山林植物,即使在露天的環境下,經歷一年四季的風吹日曬,松蘿依舊可以蓬勃健康地生長。以植物分類學的知識來給它下一個定義的話,松蘿是松蘿科植物長松蘿或裂環松蘿的地衣體,別名松上寄生、飛天蜈蚣、松毛胡須草、茶須、石須等。通過它的別名,我們不難想象松蘿所存在的形態,它屬于枝狀地衣的一種,像絲線般垂掛在樹干上。長松蘿和裂環松蘿之間還是存在一些區別的,長松蘿的表面呈現出灰綠色、草綠色,老枝則是灰草黃色,主枝具有皮層,二級分枝缺乏皮層。裂環松蘿的顏色則有所不同,呈淡綠色至淡黃綠色。枝體基部直徑約3毫米,主枝粗3至4毫米,呈圓柱形,少數末端稍扁平或有棱角,次生分枝整齊或不整齊多回二叉分枝。如裂環松蘿的名字,它的枝干具有如脊椎狀的環狀裂隙。因此,兩者比較好區別開來。

        但無論是哪一種松蘿,它們在性狀上還是很相似的,比如都不需要土壤,只要掛在竹條、鐵絲、花卉或植物枝條上,就可以正常生長。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有些樹木上常常掛滿松蘿,其實這對樹木本身生長而言,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松蘿屬于地衣的一種,地衣的生長非常緩慢,平均年生長不足1厘米。松蘿已經屬于地衣中生長速度的領頭羊選手,但每年也只能長2厘米左右。生長緩慢的松蘿,主要依靠營養繁殖。一些園藝愛好者,會在松蘿已垂長得蓬松又茂密時,利用植物體斷裂來產生新的個體。

        松蘿不僅受園藝愛好者喜愛青睞,它還是一味具有抗菌物質的中藥,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等藥物功效,可治療燒燙傷、中耳炎等。一般在夏、秋兩季采收,先去雜質,再切斷、曬干。

        松蘿雖然具有超高的耐寒及耐旱性,但它卻對空氣有著嚴格的要求,只有空氣新鮮,它才能安然生長,若大氣受到污染,是無法存活的,因此也被稱為特殊的“環境污染指標”,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很難在空氣質量差的城市看到松蘿的原因。因為松蘿類的地衣沒有根、莖、葉,相較高等植物,它們對環境的變化更為敏感。科學家們通過分析地衣體內的污染物及其含量,就可以對周圍環境進行定量監測,這種研究就是建立在地衣能吸收重金屬,同時對二氧化硫、氟等污染物極度敏感的基礎上的。一旦周圍環境被污染,地衣能迅速作出反應甚至死亡。

        松蘿屬于地衣的一種,也將自己的這種能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它對空氣的要求極高,對大氣污染也十分敏感。目前,依托于松蘿的這種特性,不少科學家們也十分認可其出眾的實用價值,潛心研究這些不怎么引人注目的植物。

        本文由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學高級教師李艷芝進行科學性把關。

        新華網科普事業部

        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聯合出品

        ?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