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行愛好者們口中素來流傳著“來了上海不喝咖啡,就好像到了倫敦不喝下午茶”的說法。咖啡已經被烙上“海派文化”印記,浸入城市肌理,涵養成為獨特的上海氣質。而伴隨著移動互聯網對信息傳遞速率的不斷加速,上海的咖啡文化也被滋養得愈發繁盛。
3月29日,“因為咖啡 所以上海”上海咖啡文化周開幕,活動以咖啡為媒介向廣大市民和游客們展示上海的特色城市文化,讓民眾們更深層次地感受上海的城市溫度與魅力。活動還聯合美團等互聯網企業,圍繞促進體驗消費、推動業態融合、搭建交流平臺、加強產業引導等舉辦各類活動,推動咖啡產業更高質量發展。
美團發布的《上海咖啡消費地圖》數據顯示,上海咖啡企業數量近年來始終保持持續增長,咖啡門店總數、開店密度等均領跑全國。上海市內咖啡館密度排名第一的南京西路街道,每平方公里有57.9家咖啡館,排名第二的瑞金二路街道,每平方公里也有57.4家咖啡館。美團外賣數據顯示,上海外賣咖啡訂單量和交易額也占全國榜首。
據統計,上海已經超越紐約,成為全世界擁有咖啡館最多的城市。目前中國咖啡消費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僅上海的人均消費杯數在近一年內就提升38%。美團到店餐飲相關負責人表示,上海作為擁有悠久咖啡歷史的“咖啡之都”,是國內外咖啡品牌入駐中國大陸選擇的“首店之城”,也是中國咖啡行業的重要風向標。
除了濃厚的歷史底蘊以外,近年來上海咖啡館的線上化、數字化趨勢也是推動上海咖啡文化走向全國的一個重要元素。當天,美團發布“精品咖啡館數字化行動計劃”,計劃幫助更多“小而美”的精品咖啡館活得更好、發展更好。依托該計劃,中小咖啡館可以實現在外賣、線上團購、線上點單、線上訂單管理等環節的數字化。活動期間,大眾點評還將基于城市用戶近一年的評價等數據發布上海“城市漫步咖啡館”主題榜單,為滬上消費者和游客體驗上海咖啡文化、打卡寶藏咖啡館提供參考。
從線上訂單管理到經營數據分析再到經營策略的支持,上海咖啡小店的數字化升級,為上海咖啡的眾多經營者帶去了時代的溫暖春風。(戰釗)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