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呼吁抗疫期間結核病防控值得關注

        科技日報 2021-03-31 10:45:04

        巴西圣保羅市愛因斯坦醫院傳染病學專家蘇珊娜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指出,新冠疫情期間,衛生資源優先用于抗擊疫情,巴西全國出現醫療結構收縮、結核病患者推遲就醫、結核病檢測優先級下降等問題,這直接導致病人發現率大幅下降。她呼吁,社會各界應緊急關注結核病控制工作,以減輕新冠肺炎疫情對結核病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進一步影響。

        結核病是一種經呼吸道傳播的慢性傳染病,在全球廣泛流行,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已成為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巴西被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為結核病重點防控國家,是全球30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巴西國家衛生部3月中旬發布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2020年全國共記錄66819例結核病新增病例。

        根據愛因斯坦醫院提供的結核病門診就診數量顯示,2017—2019年就診患者年均人數在3萬人左右,而到了2020年,結核病門診量下降了六成。除了門診就診量,患者隨訪率、耐藥患者篩查率等指標都相應有所下降。此外,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醫藥企業優先開發和生產新冠病毒檢測和治療所需產品,造成抗結核病藥品短缺、價格上漲,加重了很多結核病人的經濟負擔。一些患者因為經濟拮據而放棄治療。

        蘇珊娜警告說,新冠疫情導致結核病患者就診和取藥困難,從而影響其治療效果,病人或因此產生耐藥性,進而增加治療難度和成本。一旦病人放棄規范治療,整個社會都會面臨感染風險。據世衛組織統計,一個結核病人一年可能傳染10—15個人。

        蘇珊娜表示,必須確保新冠疫情期間結核病防治服務的連續性。具體而言,應盡快恢復患者診斷和報告,可利用多疾病檢測平臺檢測結核病。在治療方面,可啟動遠程治療支持,協助患者得到更多頻次的醫療咨詢,同時減少其前往醫療機構接受面對面治療的次數。要確保藥物可及性,盡量用口服藥物治療耐藥結核病,同時醫藥企業必須保證抗結核藥物生產,以避免大規模藥物短缺。(記者鄧國慶)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