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謠
一年一度的愚人節已至,又到了“愚弄人無罪”的一天。不過,網上的傳言可不管是不是愚人節,天天都在愚弄大眾。
上個月,網上又出現不少傳言:新冠疫苗保護期只有半年、日凌對電視和人體有害、隔空充電會產生極強輻射……愚人節這天,生活版為您盤點3月“愚”過我們的那些謠言。
新冠疫苗保護期只有半年?
真相:具體保護時效還在觀察中
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大范圍開展以來,有關疫苗保護期的討論就從未間斷過。有傳言稱,新冠疫苗保護期只有半年。這是真的嗎?
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預防用疫苗臨床評價指導原則(試行)》要求,上市的新冠疫苗至少要提供6個月的保護時間。
日前,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龐星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新冠疫苗的保護期并非只有半年,只是疫苗接種的時間還很短,暫時只有半年的數據。目前,各有關部門還在持續收集接種人群抗體水平的數據,密切監測接種后的保護效力。
還有一個更加振奮人心的消息。全國人大代表、國藥集團國藥控股董事長于清明在今年兩會上透露,2020年3月,該集團四級企業黨政負責人“以身試藥”,經過1年的抗體持續跟蹤監測,目前其體內抗體水平仍處在較高狀態,沒有出現明顯下降。
當然,新冠疫苗接種后產生的抗體水平存有個體差異。上述“以身試藥”的個例或許不足以說明什么,但卻釋放了一個信號:新冠疫苗的保護時長或被部分民眾低估了。
綜上所述,“國產新冠疫苗保護期只有半年”系謠言,“半年”僅僅是合格和上市的底線,保護期究竟是多久,時間終會給出答案。
沙塵暴是三北防護林開口子吹來的?
真相:防護林對整個風場的作用非常有限
3月15日,我國北方遭遇近10年來最強沙塵暴襲擊,局地能見度不足500米,這是近10年來影響我國最強的一次沙塵天氣過程。與此同時,網上有傳言稱,此次沙塵天氣是三北防護林開了口子,吹走了霧霾,迎來了沙塵暴。事實果真如此嗎?
“不容否認,三北防護林對局地風場有一定的影響,其對防風固沙有著積極、正面的作用。”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主任張碧輝表示,三北防護林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對沙源地本地的防風固沙上,此次沙塵天氣過程受上游傳輸影響明顯,三北防護林對這種沙塵傳輸的影響有限。三北防護林主要是對近地面的揚沙、浮塵有抑制作用,但對整個風場的影響和作用卻非常有限,特別是在這種非常強的天氣過程下,三北防護林對沙塵的影響程度比較低、范圍影響也很小。
三北工程對沙塵暴治理起到了怎樣的作用?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所長、三北工程評估技術組組長朱教君曾表示:“面對沙塵暴,到底三北防護林能起多大的防護作用,我們認為在近地面地區是起作用的,但在大氣環流方面,防護林起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朱教君說:“實際上,沙塵暴不是我們三北地區防住了,或者我們國家防住了就真正防住了,還會受到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影響,這是個全球性的問題。”
隔空充電會產生極強輻射?
真相:產品功率較低不足以構成危害
近期,有多家手機廠商發布了隔空充電技術。在其展示的視頻中,兩部手機在距離充電設備1米遠的地方就充上了電。自隔空充電技術問世以來,網上關于其會產生極強輻射、危害人體健康的說法,就一直沒有斷過,這種黑科技真有如此危害嗎?
首先,我們來看看隔空充電的使用場景。想象一下,下班路上你狂刷手機,快到家時發現電量不足。以往,你可能來不及脫鞋,就以百米沖刺的速度沖進臥室找充電線。以后,你再也不必如此慌張:一進家門,手機就與家里的充電設備自動連上,隔空就能充上電。
“實際上,隔空充電技術就是無線充電技術,主要分為電磁感應式、電磁共振式和無線電波式3類。而無論哪種方式的隔空充電,其技術原理歸根結底都是利用電磁波的傳播。而電磁波的確會產生輻射,電磁波頻率越高、能量越大,相對應的輻射也就越強。”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網絡攻防對抗研究所所長閆懷志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討論輻射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必須考慮輻射的類型和輻射劑量。”閆懷志進一步解釋,輻射可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電離輻射包括宇宙射線、X射線和來自放射性物質的輻射等,而非電離輻射則包括紫外線、無線電波和微波等。我們平時就暴露在這些非電離輻射中,隔空充電設備產生的輻射也屬此類。通常,電離輻射的能量遠高于非電離輻射,前者危害更大。因此,醫院放射室會裝上厚實的屏蔽門并標有輻射警示,而微波爐、WiFi等則可以在家里“裸奔”。
“就現有公開資料來看,一般家用電子產品的功率相對較低,基本不足以對人體造成輻射傷害,目前也沒有相關科學數據表明這種隔空充電技術產生的輻射會危害人體。”閆懷志說。
日凌對電視和人體有害?
真相:只會影響電視信號接收
近期,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了2021年全國主要城市春季衛星日凌時間預告。該預告指出,2021年2月25日至3月17日,用于我國廣播電視節目傳輸的衛星將進入日凌期,屆時衛星廣播電視節目接收將受到日凌影響。隨之,網上有人提出,日凌會不會對電視和人體有害?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懂什么是日凌。
平時,你看電視遇到過畫面突然變成馬賽克或雪花的情況吧,這可能就是日凌搞的鬼。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曾做過相關科普。每年春分和秋分前后,太陽位于地球赤道上空。在這期間,如果太陽、通信衛星和地面衛星接收天線恰巧處在一條直線上,那么太陽強大的電磁輻射會對衛星信號造成強烈的干擾,從而使電視接收的信號質量下降,導致電視畫面出現圖像不清晰、馬賽克、雪花,甚至黑屏的情況,這種現象被稱為日凌。
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辦的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明確指出:日凌不會對電視和人體造成危害。遭遇日凌后,電視畫面一般在幾分鐘后可自行恢復正常,最長不超過20分鐘。
由于我國相關部門掌握了太陽與地球同步衛星的軌道參數,因此可精準預測日凌對衛星信號的影響,并發布日凌時間預告。如此一來,民眾即可早做準備。
日凌會影響電視信號,那么會對手機信號有影響嗎?對此,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副研究員左文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解釋,日凌是由太陽和衛星之間的“瓜葛”所致,因此衛星電話會受干擾。可手機通信一般不使用衛星,而是通過光纖等方式傳輸信號,因此不會受到干擾。
于紫月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下一篇:“中國天眼”全球開放說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