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浦東的王阿姨10天前彎腰搬地上的箱子后,出現腰背部疼痛、直不起腰來,床上翻身也痛,以為是腰扭傷了,貼了膏藥休息了幾天,仍舊沒有好轉,于是家人把王阿姨送到中醫館行針灸、推拿,癥狀并沒有緩解。
無獨有偶,家住徐匯的李婆婆兩周前打噴嚏后,當時就出現了胸背部疼痛,活動后加重,平臥時稍緩解。當時未予重視,自行服用中藥治療,癥狀沒有緩解,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經人介紹后,王阿姨和李婆婆來到了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脊柱外科就診,董健主任仔細詢問了患者的病史,結合了相關查體,高度懷疑王阿姨、李婆婆發生了“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經過磁共振確認骨折后,予以微創經皮椎體成形術。術后王阿姨、李婆婆疼痛明顯減輕,第二天就能下地行走,均在術后2日內出院。
在上述兩個案例中,兩位患者都得了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為什么不摔跤也會骨折?為什么兩位患者都是女性?這真的是巧合嗎?那么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認識吧!
什么是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退化性、進行性疾病,會導致骨骼變弱并易于骨折,通常在骨折發生之前沒有引起注意,在輕微的外力之下就可能發生骨折,最常見于脊柱、髖部和腕部。一半的骨質疏松性骨折發生在脊柱的椎體,且往往好發于絕經后的女性,所以有人稱它為“脊柱的婦女病”。這些患者會出現腰背部的疼痛、駝背畸形、身高變矮,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絕經后女性的骨質疏松癥和相關骨折的患病率遠高于老年男性。絕經后婦女,由于雌激素缺乏導致骨量減少及骨組織結構變化,使骨脆性增加,易于骨折。目前已經證實,雌激素在婦女骨骼的生長、發育中有重要作用,它能使骨骼中鈣儲入。雌激素的減少使儲入能力低于流失速度,愈是接近絕經流失愈快,一旦絕經流失就更快。婦女骨骼中鈣流失速度最快和最多的是絕經后的第1~7年,因此這個階段是婦女補鈣的關鍵時期。同時,建議絕經婦女來醫院行DXA(雙能X線骨密度測量)檢查,了解自己的骨密度情況,及早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癥。
如何預防這個“沉默的殺手”?
這個疾病的治療方法包括保守療法和手術療法。傳統的治療手段就是臥床休息,口服止痛藥和使用降鈣素減輕骨痛等保守治療方法,大部分患者疼痛癥狀可得到緩解,但長期臥床是一件比較痛苦的事情,嚴重時在床上翻身的時候都可引起疼痛,又可導致骨質疏松程度加重及褥瘡、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出現。對于這種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有一個很好的微創治療方法,就是經皮椎體強化術(PVA),創傷小,止痛效果良好,能讓患者盡早恢復日?;顒?,大大提高生活質量。PVA主要包括經皮椎體成形術(PVP)和經皮后凸成形術(PKP),簡單地說,PVA就是在病變壓縮椎體背部打上一針“骨水泥”,撐起椎體恢復高度和硬度,達到解除疼痛,早日活動的目的。
骨質疏松又被稱為“沉默的殺手”。我們沒有感到骨頭在退化,直到他們裂開,才有痛苦。與其坐等骨折發生,不如主動出擊,提前預防好骨質疏松。
從青少年期就加強運動、保證足夠的鈣質攝入,同時積極篩查和治療各種導致消化、吸收不良、內分泌功能障礙的疾?。槐苊忾L期使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等,盡量獲得理想的峰值骨量,獲得更多的骨量儲備,減少今后發生骨質疏松的風險。
30~35歲人的骨量達到頂峰,隨后就開始逐步減少。如果不注意采取措施減少骨量的丟失速度,那將會更早患上骨質疏松癥?;敬胧┦潜3至己玫纳盍晳T,均衡膳食,攝入足夠的鈣質和維生素D,進行一定量的戶外活動和運動。女性絕經后應盡早評估骨密度情況,根據骨密度檢查的情況是是否發生過骨質疏松性骨折來決定何時開始抗骨質疏松治療。如果已患上骨質疏松癥,那么除了堅持保持適量的運動和規范的抗骨質疏松治療之外,還要避免各類跌倒和外傷,以免發生骨折。
本文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骨科主任醫師董健進行科學性把關。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上一篇:什么是斷裂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