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天體物理學家:全世界都在對“中國天眼”翹首以盼

        新華社 2021-04-07 21:15:03

        新華社北京4月7日電(記者尹南 彭茜)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3月31日起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智利大學教授、哈佛大學天體物理學博士迭戈·馬多內斯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全世界都在對“中國天眼”翹首以盼,它將對天文學研究產生巨大影響。

        “‘中國天眼’觀測天空的范圍更廣,擁有更好的靈敏度和空間角分辨率。利用‘天眼’,我們在未來的10年、20年甚至50年,將會獲得豐碩成果。”馬多內斯說。

        “中國天眼”是迄今世界最大且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靈敏度是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2.5倍以上,能有效探索的空間范圍擴大約4倍,極大拓展了人類觀察宇宙視野的極限,目前已能接收到100多億光年以外的電磁信號。

        馬多內斯介紹說,“中國天眼”是目前同類望遠鏡中最大的、毫無疑問也是最好的,可進行低頻觀測。在阿雷西博望遠鏡垮塌后,“天眼”就成為全世界唯一此類規模的射電望遠鏡。

        阿雷西博望遠鏡于1963年建成,口徑305米,在“中國天眼”建成前,是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去年11月19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宣布阿雷西博望遠鏡將退役。12月,阿雷西博望遠鏡因結構失控而垮塌。

        此次“中國天眼”把它拓展出的觀察宇宙的視野與全世界分享,讓馬多內斯看到中智兩國天文學合作的前景。

        他說,期待利用“中國天眼”的低頻觀測能力開展研究,這對于探測宇宙中更復雜的分子非常重要。他希望做一些光譜檢索工作,聚焦在低頻波段研究恒星形成區的星際氣體分子。

        馬多內斯說,中國一直在與智利進行天文學方面的開放和務實合作,中國一些大學和天文臺尋求和智利方面簽訂合作協議。他認為,兩國加強人員和學術交流非常重要。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