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細胞不愛糖

        中國科學報 2021-04-09 12:00:04

        腫瘤細胞

        Kimryn Rathmell、Bradley Reinfeld、Matthew Madden和Jeffrey Rathmell(從左至右)發現,免疫細胞,而非癌細胞,是腫瘤微環境中葡萄糖的主要消耗者。圖片來源:Susan Urmy/VUMC

        人們知道腫瘤通常能高速消耗葡萄糖,但誰愛吃糖?或許,并不是癌細胞。相反,腫瘤中的非癌細胞——主要是被稱為巨噬細胞的免疫細胞——具有最高的葡萄糖攝取量。

        這項研究顛覆了過去100年來主流癌癥代謝模型。研究人員表示,腫瘤微環境中不同的細胞根據各自代謝程序攝取不同的營養,這一發現有助于開發新的治療方法和成像策略。4月7日,相關論文刊登于《自然》。

        論文通訊作者之一、美國范德比爾特大學免疫生物學教授Jeffrey Rathmell說,“我們現在知道腫瘤包括許多類型的細胞,令人驚訝的是,非癌細胞實際上是腫瘤中葡萄糖的主要消耗者。”

        100年前的觀察

        “癌癥代謝領域在過去的20年里發展迅猛,但它主要基于Otto Warburg在1922年發表的觀察結果,即癌細胞會以非常快的速度消耗葡萄糖。”Rathmell告訴記者。

        實際上,無論癌癥以何種形式進入人體,它都始于細胞水平,并通過新陳代謝瘋狂生長。

        史密斯化學和生物分子工程學院教授Abe Stroock說,“癌癥具有明顯的代謝特征,這是在細胞和亞細胞層面發現的此類疾病最早的特征之一。”

        近100年前,德國生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Warburg曾假設,腫瘤的生長是由線粒體消耗不正常的葡萄糖引起的,即使在有氧情況下也是如此。通常,健康的細胞只在缺氧的情況下消耗葡萄糖。這種癌癥代謝改變現象也被稱為瓦堡效應。

        實際上,當時Warburg首先推測癌癥是一種代謝疾病,但隨后的研究提出了基因突變是癌癥根源的觀點。“Warburg曾認為代謝缺陷是癌癥的起源,但今天已經被推翻了。”Stroock說。

        另一方面,當癌細胞消耗葡萄糖時,它們是通過一種名為糖酵解的過程完成的,在這個過程中,大量的葡萄糖被轉化為乳酸。這是一種非常低效的葡萄糖使用方式——與疲勞的肌肉在無氧時消耗糖相同,如果不加以控制,會導致乳酸中毒。

        Stroock小組之前使用通量平衡分析,確定了單個細胞在整個代謝過程中對營養物質的利用,證實了瓦堡效應為腫瘤提供了生長優勢,但過多谷氨酰胺并不利于腫瘤細胞生長。2018年,相關論文刊登于《公共科學圖書館—計算生物學》。

        Stroock說:“學界需要尋找其他途徑證明谷氨酰胺的重要性。”

        這次,似乎有了答案。

        “點亮”癌細胞

        實際上,Warburg的觀察結果還有另一個重要應用——它是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腫瘤成像的基礎。PET使用一種放射性葡萄糖示蹤劑(FDG),能基于葡萄糖代謝“點亮”癌細胞。但是FDG-PET并不總能得到臨床醫生期望的結果。

        “多年來,我一直好奇為什么PET掃描并不穩定?因為我研究的是腎癌,從我們對生物學的了解來看,PET應該會引起轟動,但結果并沒有。”范德比爾特大學醫學系主任W. Kimryn Rathmell說,“而且,Jeffrey 和我就哪些細胞在使用葡萄糖進行了多次探討,是癌細胞還是免疫細胞?它們是如何組合在一起的?”

        于是,兩位博士研究生——Kimryn小組的Bradley Reinfeld和Jeffrey 小組的Matthew Madden——決定回答這些問題。

        方法聽上去很簡單:將PET示蹤劑用于腫瘤小鼠,分離腫瘤,使用細胞表面標記蛋白和流式細胞術將腫瘤分成不同類型的細胞,并測量細胞中的放射性。

        關鍵詞: 腫瘤 細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