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穿上模擬航天服在月球上挖土、漫步;“中國探月”科普教育兔Rubi和網龍吉祥物天晴豬化身“AI教師”,為大家講述中華民族探索太空的航天小知識……3月31日至4月30日期間,“建黨100周年輝煌成就·開啟中國航天新的征程”主題展在上海市南京東路地鐵站文化長廊展出。此次主題展由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嫦娥奔月航天科技(北京)有限責任公司、我們的太空創新實踐中心聯合主辦,上海地鐵公共文化發展中心及快課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聯合協辦,網龍網絡公司提供技術支持。
今年是建黨100周年,也是中國航天大年,主辦方希望通過本次展覽展示中國載人航天、月球探測、火星探測等重大科技成果,弘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無私奉獻、嚴謹務實、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進行航天科普知識宣傳。穿梭在外太空為背景的長廊中,中國航天65年征程浮現在眼前,公眾掃二維碼上傳照片,就能生成一個專屬的3D模擬航天員形象,并投射到模擬的月球表面,“登月”成功之后,穿著模擬航天服的體驗者可以在月球上挖土、漫步、欣賞外太空的風景。
市民在現場掃描二維碼體驗(主辦方供圖)
“中國探月”科普教育兔Rubi和網龍吉祥物天晴豬化身“AI教師”(主辦方供圖)
在另一塊大屏上,“中國探月”科普教育兔Rubi和網龍吉祥物天晴豬化身“AI教師”,將課堂設在了“外太空”,通過AI形象的互動和生動畫面,讓觀眾沉浸式體驗火星。展覽還同步展示了中央美術學院學生作品“我們1人類2在3火星?”,該作品假設了一個真實存在卻從未經歷過的火星場景,在虛擬星際移民的環境中探討自我意識、生存危機、文明演變的話題。
據悉,此次主題展由網龍網絡公司提供技術支持,互動大屏利用了人臉識別和數字建模技術,使得用戶穿越到虛擬的月球表面,讓用戶更有代入感、沉浸感,實現更有趣、生動的體驗;“AI課件”也是基于探月探火航天成果,對AI課堂教育新模式的全新探索與嘗試。未來,“中國探月”將聯合網龍及更多合作伙伴,通過大數據、AI、VR/AR、全息投影等技術和資源,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航天科普教育產品生態體系,助力傳播航天科技與文化。(戰釗)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